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我国国家创新能力评价与国际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选题的背景第8-9页
     ·选题的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3页
     ·研究思路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2章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第13-19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创新第13页
     ·国家创新能力第13-14页
   ·国家创新能力理论综述第14-1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6页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综述第16-19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7-19页
第3章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9-28页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19-20页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0-23页
     ·创新绩效第21-22页
     ·制度支撑第22页
     ·创新环境第22-23页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23-28页
     ·评价指标的鉴别力分析第23-24页
     ·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24-28页
第4章 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测算第28-39页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处理第28页
     ·样本的选取第28页
     ·数据的采集第28页
   ·评价方法的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法第28-30页
     ·方法原理第28-29页
     ·基本算法步骤第29-30页
   ·我国国家创新能力实证分析第30-38页
     ·国家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第31-34页
     ·国家创新能力的准则层分析第34-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5章 我国国家创新能力与国际比较第39-43页
   ·我国国家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第39-40页
   ·我国国家创新能力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6章 提高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第43-48页
   ·创新绩效第43-44页
     ·突出创新主体——企业第43页
     ·推动创新投融资机制第43-44页
     ·强化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第44页
   ·制度支撑第44-45页
     ·明确政府宏观管理职能第44-45页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第45页
     ·加强相关法制建设第45页
   ·创新环境第45-48页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45-46页
     ·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第46页
     ·培育和发展创新中介机构第46-4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主要结论第48页
   ·展望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1 国家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始序列第52-53页
附录2国家创新能力综合评价规范化序列第53-55页
附录3 创新绩效关联系数矩阵第55-56页
附录4 制度支撑关联系数矩阵第56-57页
附录5 创新环境关联系数矩阵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收入提高的研究
下一篇: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