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10页 |
(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现状 | 第6-8页 |
(二)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实例 | 第8-10页 |
1. 案例引入 | 第8-9页 |
2. 案例反映的问题 | 第9-10页 |
一、犯罪对象的认定 | 第10-14页 |
(一) 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0-12页 |
(二) 个人信息的特征 | 第12页 |
(三) 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 | 第12-14页 |
二、犯罪主体的认定 | 第14-18页 |
(一) "单位"及"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14-16页 |
1. "单位"的界定 | 第14-15页 |
2. "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二) "等"字及"国家机关"的界定 | 第16-18页 |
1. "等"字的界定 | 第16页 |
2. "国家机关"的界定 | 第16-18页 |
三、犯罪行为方式的认定 | 第18-22页 |
(一) "出售或非法提供"行为方式的界定 | 第18-19页 |
(二)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行为方式的界定 | 第19-20页 |
(三) "人肉搜索"行为方式的界定 | 第20-22页 |
四、犯罪成立前提的认定 | 第22-28页 |
(一) "国家规定"的依据 | 第22-24页 |
(二) "情节严重"的标准 | 第24-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