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1-13页 |
1.1.1 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 超级电容器概述 | 第13-16页 |
1.2.1 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 第13-14页 |
1.2.2 超级电容器结构 | 第14-15页 |
1.2.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 CDC概述 | 第16-27页 |
1.3.1 CDC的合成方法 | 第16-19页 |
1.3.2 CDC的结构特征 | 第19-21页 |
1.3.3 CDC的应用 | 第21-2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7-32页 |
2.1 CDC的制备与改性 | 第27-28页 |
2.1.1 CDC的制备 | 第27页 |
2.1.2 碳化物前驱体中催化剂的球磨引入 | 第27-28页 |
2.1.3 CDC的硝酸活化改性 | 第28页 |
2.2 样品结构表征方法 | 第28-29页 |
2.2.1 X射线衍射 (XRD) 分析 | 第28页 |
2.2.2 激光拉曼光谱 (Raman) 分析 | 第28页 |
2.2.3 扫描电镜 (SEM) 分析及能谱 (EDS) 分析 | 第28-29页 |
2.2.4 透射电镜 (TEM) 分析 | 第29页 |
2.2.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9页 |
2.2.6 低温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 第29页 |
2.3 超级电容性能测试 | 第29-32页 |
2.3.1 电极的制备 | 第29-30页 |
2.3.2 超级电容测试 | 第30-32页 |
第3章 CDC形成机制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 第32-62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CDC的结构表征 | 第32-44页 |
3.2.1 XRD分析 | 第32-35页 |
3.2.2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5-37页 |
3.2.3 TEM分析 | 第37-41页 |
3.2.4 孔结构分析 | 第41-44页 |
3.3 CDC形成机制的研究 | 第44-58页 |
3.3.1 碳化物/CDC界面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44-49页 |
3.3.2 CDC微观结构的形成机制 | 第49-54页 |
3.3.3 墨化程度对CDC的共形转变及生成速率的影响 | 第54-58页 |
3.4 CDC的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 第58-61页 |
3.4.1 前驱体对CDC超级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3.4.2 蚀刻温度对CDC超级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CDC在水系电解液中的润湿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 第62-86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CDC在KOH电解液中的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 第62-66页 |
4.2.1 TiC-CDC在KOH电解液中的超级电容性能分析 | 第62-63页 |
4.2.2 TiC-CDC的孔结构分析 | 第63-64页 |
4.2.3 TiC-CDC的有序度对KOH电解液润湿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4.3 KOH电解液中添加乙醇对CDC超级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66-72页 |
4.3.1 KOH电解液中添加乙醇对CDC润湿性的影响 | 第66-68页 |
4.3.2 TiC-CDC在添加乙醇的KOH电解液中的超级电容性能 | 第68-72页 |
4.4 解液中的乙醇添加量对CDC超级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72-81页 |
4.5 酸活化对石墨化CDC超级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81-85页 |
4.5.1 硝酸活化CDC红外光谱分析 | 第81-82页 |
4.5.2 硝酸活化后TiC-CDC的超级电容性能分析 | 第82-8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5章 CDC微结构的催化调控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 第86-106页 |
5.1 引言 | 第86页 |
5.2 球磨引入铁催化剂对TiC-CDC微结构的影响 | 第86-96页 |
5.2.1 拉曼光谱分析 | 第86-87页 |
5.2.2 XRD分析 | 第87-88页 |
5.2.3 TEM分析 | 第88-90页 |
5.2.4 CDC的氧化行为 | 第90-92页 |
5.2.5 CDC的孔结构 | 第92-93页 |
5.2.6 球磨引入的铁对CDC结构的影响 | 第93-96页 |
5.3 球磨引入的铁对VC-CDC微结构及超级性能影响 | 第96-102页 |
5.3.1 拉曼光谱分析 | 第96-98页 |
5.3.2 TEM分析 | 第98-99页 |
5.3.3 孔结构分析 | 第99-101页 |
5.3.4 超级电容性能分析 | 第101-102页 |
5.4 球磨SiC引入铁催化剂制备大晶面间距碳纳米洋葱 | 第102-105页 |
5.4.1 大晶面间距中空碳纳米洋葱透射电镜分析 | 第102-103页 |
5.4.2 大晶面间距中空碳纳米洋葱形成机制 | 第103-10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结论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21-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