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概述 | 第11页 |
1.2 桑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 第11-15页 |
1.2.1 桑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2 桑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 | 第12-15页 |
1.2.3 桑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中的重大事件 | 第15页 |
1.3 造孢细胞的研究 | 第15-17页 |
1.3.1 造孢细胞的定义及特点 | 第15页 |
1.3.2 造孢细胞的有关研究 | 第15-17页 |
1.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第17-21页 |
1.4.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产生 | 第17-18页 |
1.4.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 | 第18页 |
1.4.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 第18-19页 |
1.4.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核心技术 | 第19-20页 |
1.4.5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 25S rDNA重复序列在同源和异源多倍体鉴定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3-25页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3 研究路线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以幼叶为材料的桑树染色体数目及倍性分析 | 第25-33页 |
3.1 材料与试剂 | 第25-27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3.1.3 主要使用的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3.2.1 染色体样片的制备 | 第27页 |
3.2.2 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方法 | 第2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3.3.1 不同果桑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 | 第27-29页 |
3.3.2 其他桑树资源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 | 第29-30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以雄花的造孢细胞为材料的桑树染色体数目及倍性分析 | 第33-39页 |
4.1 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33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4.1.3 主要使用的实验仪器 | 第3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4.2.1 染色体样本的制备 | 第33-34页 |
4.2.2 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方法 | 第3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4.3.1 云南系列桑树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 | 第34-35页 |
4.3.2 农桑14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 | 第35页 |
4.3.3 石棉桑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 | 第35-36页 |
4.3.4 乌皮桑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 | 第36页 |
4.3.5 乐山大红皮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 | 第36-37页 |
4.3.6 皮桑2号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 | 第37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37-39页 |
第五章 25S r DNA重复序列在桑树染色体上的FISH分析 | 第39-57页 |
5.1 材料与试剂 | 第39-42页 |
5.1.1 植物材料 | 第39页 |
5.1.2 实验试剂 | 第39-42页 |
5.1.3 主要使用的实验仪器 | 第4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2-49页 |
5.2.1 川桑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第42-43页 |
5.2.2 25S r DNA探针制备 | 第43-47页 |
5.2.3 桑树中期染色体玻片样本的制备 | 第47页 |
5.2.4 桑树中期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 第47-49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5.3.1 25S r DNA重复序列的获得 | 第49页 |
5.3.2 25S rDNA重复序列探针标记的检测 | 第49-50页 |
5.3.3 25S r DNA重复序列在不同雄性桑资源染色体上的FISH鉴定分析 | 第50-54页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54-57页 |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研课题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