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核准制与注册制对上市资源的甄别效应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8-11页
    1.1 研究动机与意义第8-9页
    1.2 理论基础与方法论第9页
    1.3 篇章结构第9-11页
第2章 文献回顾第11-13页
第3章 IPO审核制度概述第13-20页
    3.1 注册制第13-15页
        3.1.1 股票发行权利无需授权第13-14页
        3.1.2 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第14页
        3.1.3 不进行实质判断第14页
        3.1.4 强调事后控制第14-15页
    3.2 核准制第15-17页
        3.2.1 证券监管机构授权第15页
        3.2.2 同样重视信息披露第15-16页
        3.2.3 实质性条件第16页
        3.2.4 事前与事后并重第16-17页
    3.3 中国IPO审核制度的演变第17-18页
        3.3.1 审批制阶段第17页
        3.3.2 核准制阶段第17-18页
    3.4 中国IPO核准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第18-20页
        3.4.1 效率低下第18页
        3.4.2 有失公平第18页
        3.4.3 成本高昂第18-20页
第4章 上市成本模型分析第20-32页
    4.1 核准制与注册制在上市成本上的量化区别第20页
    4.2 量化模型假设第20-26页
        4.2.1 实质性上市条件数量N第21页
        4.2.2 实质性上市条件符合系数d第21-22页
        4.2.3 企业调整成本假设第22-24页
        4.2.4 企业公关代理成本假设第24-26页
    4.3 量化模型的分析讨论第26-32页
        4.3.1 上市综合成本的最优化第26-28页
        4.3.2 最优成本分析第28-30页
        4.3.3 小结第30-32页
第5章 上市收益模型分析第32-38页
    5.1 上市收益的定义及假设第32页
    5.2 上市收益模型第32-37页
        5.2.1 上市收益的定义第32-33页
        5.2.2 权重第33-34页
        5.2.3 场内收益估值第34页
        5.2.4 场外收益估值第34-35页
        5.2.5 上市收益的表达式及其分析第35-37页
    5.3 小结第37-38页
第6章 上市净收益分析第38-42页
    6.1 上市净收益的定义与代数表达式第38-39页
    6.2 上市净收益的分析第39-41页
        6.2.1 上市净收益的数学分析第39-40页
        6.2.2 上市净收益的实际意义第40-41页
    6.3 小结第41-42页
第7章 其他因素对甄别效果的影响第42-48页
    7.1 融资方法选择第42-44页
    7.2 证券监管部门对审核制度的调整第44-45页
    7.3 政府补贴第45-46页
    7.4 场外企业的加入第46-47页
    7.5 小结第47-48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1页
    8.1 核准制与注册制甄别能力的比较第48-49页
    8.2 对中国未来IPO制度的展望第49-51页
后记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及心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2012-2016年数据新闻奖获奖作品可视化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