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理论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3.1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3.2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页 |
2.1.1 离异家庭青少年 | 第14页 |
2.1.2 人际交往障碍 | 第14页 |
2.2 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2.2.1 人际关系理论 | 第14-15页 |
2.2.2 优势视角理论 | 第15页 |
2.2.3 社会支持理论 | 第15-17页 |
第3章 离异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 第17-21页 |
3.1 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 | 第17页 |
3.1.1 人格障碍 | 第17页 |
3.1.2 能力障碍 | 第17页 |
3.2 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 第17-21页 |
3.2.1 自身不良情绪 | 第17-18页 |
3.2.2 家庭环境的变化 | 第18-19页 |
3.2.3 学校教育重视不够 | 第19页 |
3.2.4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19-21页 |
第4章 案例及案例分析 | 第21-32页 |
4.1 案例 | 第21页 |
4.2 案例分析 | 第21-32页 |
4.2.1 接案 | 第21-23页 |
4.2.2 预估 | 第23页 |
4.2.3 计划 | 第23-25页 |
4.2.4 介入 | 第25-30页 |
4.2.5 评估 | 第30-31页 |
4.2.6 结案 | 第31-32页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 第32-34页 |
5.1 结论 | 第32-33页 |
5.1.1 构建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 第32页 |
5.1.2 营造关爱、平等的校园环境 | 第32页 |
5.1.3 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 | 第32-33页 |
5.2 反思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作者简介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