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0-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经口咽下颌骨劈开中上颈椎前路手术的应用解剖 | 第16-29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7-2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2 实验器具 | 第17页 |
2.2.1 常规外科手术器械 | 第17页 |
2.2.2 专科手术器械 | 第17页 |
2.2.3 测量工具 | 第17页 |
2.2.4 图像采集工具 | 第1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2.3.1 暴露口腔咽后壁 | 第17-18页 |
2.3.2 切开咽后壁显露寰枢椎椎前结构 | 第18页 |
2.3.3 显露上颈椎腹侧 | 第18页 |
2.3.4 沿前正中线劈开唇-下颌骨 | 第18页 |
2.3.5 沿舌体正中劈开舌体 | 第18-19页 |
2.3.6 数据测量及统计学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0-23页 |
3.1 咽后壁解剖层次观察 | 第20页 |
3.2 椎动脉相关解剖参数观测 | 第20-21页 |
3.3 颈长肌相关解剖参数观测 | 第21-22页 |
3.4 两种经口咽扩大入路的显露范围 | 第22-2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3-27页 |
4.1 经口咽-下颌骨劈开扩大入路与经口咽-下颌骨-舌劈开扩大入路的手术适应症 | 第23页 |
4.2 经口咽-下颌骨劈开扩大入路与经口咽-下颌骨-舌劈开扩大入路的优点 | 第23-24页 |
4.3 经口咽-下颌骨劈开扩大入路与经口咽-下颌骨-舌劈开扩大入路的缺点 | 第24-25页 |
4.4 经口咽-下颌骨劈开扩大入路与经口咽-下颌骨-舌劈开扩大入路中上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要点 | 第25-2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7-28页 |
5.1 结论 | 第27页 |
5.2 本研究之不足 | 第27页 |
5.3 展望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经口咽下颌骨劈开入路异形钛笼内固定重建术治疗中上颈椎肿瘤 | 第29-39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29-30页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30-32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30页 |
2.2 手术方法 | 第30-32页 |
2.2.1 术前准备 | 第30页 |
2.2.2 手术方法 | 第30-31页 |
2.2.3 术后处理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3-36页 |
4.1 该方法的优点 | 第33-34页 |
4.2 该方法的缺点 | 第34页 |
4.3 并发症及及注意事项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5.1 结论 | 第36页 |
5.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36页 |
5.3 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三部分 上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器的初步设计 | 第39-45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39-4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结果及结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5.1 结论 | 第43页 |
5.2 本研究之不足 | 第43页 |
5.3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全文总结 | 第45-47页 |
附图 | 第47-5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