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13-16页 |
1.3.1 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1.3.2 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1.4.1 国内研究 | 第16-21页 |
1.4.2 国外研究 | 第21-23页 |
1.4.3 文献评述 | 第23页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凤翔泥塑产品文化含量现状 | 第26-35页 |
2.1 凤翔泥塑简介 | 第26-27页 |
2.2 凤翔泥塑产品文化含量所取成就 | 第27-29页 |
2.2.1 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 第27-28页 |
2.2.2 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 第28页 |
2.2.3 得天独厚的要素禀赋 | 第28-29页 |
2.2.4 广泛深入的社会关注 | 第29页 |
2.3 凤翔泥塑产品文化含量存在问题 | 第29-35页 |
2.3.1 产品本身质量低下 | 第30-31页 |
2.3.2 生产工艺粗糙,技术含量低 | 第31页 |
2.3.3 文化特征不明显 | 第31-32页 |
2.3.4 品牌意识淡薄 | 第32-33页 |
2.3.5 文化定位不准确 | 第33页 |
2.3.6 创新性元素缺乏 | 第33-34页 |
2.3.7 供求关系失衡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影响凤翔泥塑产品文化含量提高的因素 | 第35-39页 |
3.1 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化 | 第35页 |
3.2 泥塑制作传承人减少 | 第35-36页 |
3.3 农民的市场意识淡薄 | 第36-37页 |
3.4 发展无组织、产业化程度低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提高凤翔泥塑文化含量的长远价值及意义 | 第39-42页 |
4.1 传承和发展民间优质文化传统 | 第39页 |
4.2 促成新的消费方式——文化消费 | 第39-40页 |
4.3 促进当地新农村发展 | 第40页 |
4.4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 第40-41页 |
4.5 提高地域人民素质和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谐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提升凤翔泥塑产品文化含量的措施 | 第42-46页 |
5.1 挖掘凤翔泥塑产品文化内涵,突出个性 | 第42页 |
5.2 制定生产标准,提高产品工艺质量 | 第42-43页 |
5.3 培养农村文化传承人,增强创作主体的精英品格 | 第43-44页 |
5.4 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竞争力 | 第44页 |
5.5 培育大型文化企业,引导凤翔泥塑文化企业价值观念 | 第44-46页 |
总结与思考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