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8-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 1.1 棘球蚴病 | 第9页 |
| 1.2 棘球蚴病的分布范围和特点 | 第9-10页 |
| 1.3 棘球蚴病的诊疗现状 | 第10-11页 |
| 1.4 格尔琼的应用 | 第11-12页 |
| 第2章 格尔琼醇提物体外杀伤多房棘球蚴药效作用 | 第12-16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12-14页 |
| 2.1.1 主要试剂 | 第12页 |
| 2.1.2 主要仪器 | 第12-13页 |
| 2.1.3 原头节的获取 | 第13-14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14页 |
| 2.2.1 药物的醇提 | 第14页 |
| 2.2.2 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14页 |
| 2.3 统计方法 | 第14页 |
| 2.4 实验结果 | 第14-15页 |
| 2.5 讨论 | 第15-16页 |
| 第3章 格尔琼醇提物萃取分离及各部位活性测定 | 第16-21页 |
| 3.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 3.1.1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 3.1.2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 3.1.3 原头节的获取 | 第16-17页 |
| 3.2 实验步骤 | 第17页 |
| 3.2.1 不同部位药品的获得 | 第17页 |
| 3.2.2 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17页 |
| 3.3 实验结果 | 第17-18页 |
| 3.4 讨论 | 第18-21页 |
| 第4章 乙酸乙酯部位的硅胶分离及各部位活性鉴定 | 第21-26页 |
| 4.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4.1.1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 4.1.2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 4.1.3 原头节的获取 | 第22页 |
| 4.2 实验步骤 | 第22-23页 |
| 4.2.1 不同部位药品的获得 | 第22页 |
| 4.2.2 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22-23页 |
| 4.3 实验结果 | 第23页 |
| 4.4 讨论 | 第23-26页 |
| 第5章 Fraction3的凝胶分离及各部位活性鉴定 | 第26-31页 |
| 5.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 5.1.1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 5.1.2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 5.1.3 原头节的获取 | 第27页 |
| 5.2 实验步骤 | 第27-28页 |
| 5.2.1 不同部位药品的获得 | 第27页 |
| 5.2.2 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 5.3 实验结果 | 第28页 |
| 5.4 讨论 | 第28-31页 |
| 第6章 Fraction3.1 的液相分离及各部位活性鉴定 | 第31-36页 |
| 6.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 6.1.1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 6.1.2 主要仪器 | 第31-32页 |
| 6.1.3 原头节的获取 | 第32页 |
| 6.2 实验步骤 | 第32页 |
| 6.2.1 不同部位药品的获得及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32页 |
| 6.3 实验结果 | 第32-34页 |
| 6.4 讨论 | 第34-36页 |
| 全文总结 | 第36-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作者简历 | 第47页 |
| 1 基本情况 | 第47页 |
| 2.学习工作经历 | 第47页 |
| 3.发表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