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N的DDoS分布式防御体系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第15-26页 |
2.1 SDN架构概述 | 第15-17页 |
2.2 OpenFlow技术 | 第17-22页 |
2.2.1 OpenFlow协议标准 | 第17-19页 |
2.2.3 OpenFlow端口 | 第19-20页 |
2.2.4 OpenFlow交换机 | 第20页 |
2.2.5 OpenFlow流表 | 第20-22页 |
2.3 DDoS攻击介绍 | 第22-24页 |
2.3.1 DDoS攻击原理 | 第22页 |
2.3.2 DDoS攻击分类 | 第22-24页 |
2.4 SDN开源技术介绍 | 第24-25页 |
2.4.1 Mininet仿真平台 | 第24页 |
2.4.2 SDN控制器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SDN控制层的DDoS防御研究 | 第26-41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流表统计模块 | 第26-29页 |
3.2.1 流表收集 | 第27-28页 |
3.2.2 流表预处理 | 第28-29页 |
3.3 基于熵值算法的DDoS控制层检测模块 | 第29-34页 |
3.3.1 熵值算法 | 第29-30页 |
3.3.2 熵值计算 | 第30-31页 |
3.3.3 攻击判断 | 第31-34页 |
3.4 控制层防御模块 | 第34-36页 |
3.4.1 ACL管控 | 第35页 |
3.4.2 流量管理 | 第35-36页 |
3.5 控制层防御架构 | 第36-39页 |
3.5.1 架构设计 | 第36-37页 |
3.5.2 防御过程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基于SDN应用层的DDoS防御研究 | 第41-44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防御架构 | 第41-42页 |
4.3 防御过程 | 第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SDN架构下DDoS防御体系验证 | 第44-53页 |
5.1 实验环境搭建 | 第44-45页 |
5.1.1 控制器的选择 | 第44页 |
5.1.2 仿真器的选择 | 第44页 |
5.1.3 监控器的选择 | 第44-45页 |
5.1.4 拓扑的搭建 | 第45页 |
5.2 实验验证 | 第45-50页 |
5.2.1 队列大小的确定 | 第46-49页 |
5.2.2 正常队列K值的确定 | 第49-50页 |
5.2.3 异常队列计数器阈值的确定 | 第50页 |
5.3 实验防御过程 | 第50-52页 |
5.3.1 流量的发送 | 第50-51页 |
5.3.2 防御效果分析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总结 | 第53-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