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专利钓饵概述 | 第11-21页 |
(一) 何为专利钓饵? | 第11-12页 |
(二) 专利钓饵与NPE、PAE的概念辨析 | 第12-13页 |
(三) 国际上之专利钓饵应对策略 | 第13-15页 |
1. 美国 | 第13-14页 |
2. 韩国 | 第14-15页 |
3. 日本 | 第15页 |
4. 台湾地区 | 第15页 |
(四) 国际上之专利钓饵应对策略评述 | 第15-21页 |
1. 国际上之专利钓饵应对策略理论基础及策略类型化 | 第16-17页 |
2. 国际上之专利钓饵应对策略评述及公法调整可能性分析 | 第17-21页 |
二、反垄断法框架下专利钓饵的法律分析 | 第21-27页 |
(一) 专利钓饵与公共利益损害 | 第21-22页 |
1. 公共利益——基于反垄断法立法使命 | 第21页 |
2. 专利法框架下的公共利益 | 第21-22页 |
3. 专利钓饵行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 | 第22页 |
(二) 专利钓饵的专利权滥用属性 | 第22-25页 |
1. 专利钓饵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基于专利权的垄断性 | 第22-23页 |
2. 专利钓饵具有不正当性——基于其专利权滥用实质 | 第23-24页 |
3. 专利权滥用并不必然构成垄断 | 第24-25页 |
(三) 专利钓饵的《反垄断法》可适用性分析 | 第25-27页 |
1. 对专利钓饵进行规制符合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追求 | 第25-26页 |
2. 对专利钓饵进行《反垄断法》规制有法律依据 | 第26-27页 |
三、专利钓饵之反垄断法行为的具体分析 | 第27-32页 |
(一) 反垄断法上垄断行为的类型化——专利钓饵视角 | 第27-29页 |
1. 垄断协议 | 第27页 |
2.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第27-28页 |
3. 经营者集中 | 第28-29页 |
(二) 专利权滥用中垄断行为的类型化——专利钓饵视角 | 第29-32页 |
四、专利钓饵行为为反垄断法规制的可能性分析 | 第32-40页 |
(一) 从华为与IDC案看专利钓饵的反垄断法规制可能性——专利标准化视角 | 第32-34页 |
1. 专利标准化 | 第32页 |
2. 案情介绍 | 第32-33页 |
3. 案情剖析 | 第33-34页 |
(二) 从DVD案看专利钓饵的反垄断法规制可能性——专利联营视角 | 第34-36页 |
1. 专利联营 | 第34页 |
2. 案情介绍 | 第34-35页 |
3. 案情剖析 | 第35-36页 |
(三) 专利钓饵之反垄断法规制的现实障碍 | 第36-38页 |
1. 专利钓饵的合理性分析 | 第36-37页 |
2. 专利钓饵行为与垄断行为无必然联系 | 第37-38页 |
(四) 专利钓饵之反垄断法规制简评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