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处理含氰废水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含氰废水的来源 | 第12页 |
1.3 含氰废水的危害 | 第12页 |
1.4 含氰废水法规 | 第12-13页 |
1.5 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 第13-20页 |
1.5.1 处理技术概述 | 第13页 |
1.5.2 物理法 | 第13-15页 |
1.5.3 化学法 | 第15-18页 |
1.5.4 组合处理 | 第18-19页 |
1.5.5 微生物法 | 第19-20页 |
1.6 氰化物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1.6.1 硝酸银滴定法 | 第21页 |
1.6.2 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 | 第21页 |
1.6.3 方法比较 | 第21页 |
1.7 毒性检测方法 | 第21-25页 |
1.7.1 水生动植物法 | 第21-22页 |
1.7.2 遗传毒性法 | 第22-23页 |
1.7.3 细菌毒性法 | 第23-24页 |
1.7.4 毒性方法评价 | 第24页 |
1.7.5 毒性测定方法来源 | 第24-25页 |
1.8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页 |
1.9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2章 氰化物稳定性研究 | 第27-30页 |
2.1 实验概述 | 第27页 |
2.2 实验装置、试剂及指标测定方法 | 第27页 |
2.2.1 实验装置 | 第27页 |
2.2.2 试剂 | 第27页 |
2.2.3 指标测定方法 | 第27页 |
2.3 氰化钠水溶液稳定性 | 第27-28页 |
2.3.1 实验步骤 | 第27-28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28页 |
2.4 废水中氰化物稳定性 | 第28页 |
2.4.1 实验步骤 | 第28页 |
2.4.2 结果与讨论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 第30-37页 |
3.1 实验概述 | 第30页 |
3.2 实验装置、试剂及指标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3.2.1 实验装置 | 第30页 |
3.2.2 试剂 | 第30页 |
3.2.3 指标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3.3 pH值对去除氰化物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1 实验条件 | 第31页 |
3.3.2 实验步骤 | 第31页 |
3.3.3 pH值影响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3.4 过氧化氢投加量对去除氰化物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1 实验条件 | 第32页 |
3.4.2 实验步骤 | 第32-33页 |
3.4.3 过氧化氢投加量影响结果与讨论 | 第33页 |
3.5 催化剂投加量对去除氰化物效果的影响 | 第33-35页 |
3.5.1 实验条件 | 第33-34页 |
3.5.2 实验步骤 | 第34页 |
3.5.3 催化剂投加量影响结果与讨论 | 第34-35页 |
3.6 反应时间对除氰效果的影响 | 第35页 |
3.6.1 实验条件 | 第35页 |
3.6.2 实验步骤 | 第35页 |
3.6.3 反应时间影响结果与讨论 | 第3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含氰废水微生物毒性实验 | 第37-54页 |
4.1 概述 | 第37页 |
4.2 耗氧速率测定实验 | 第37-40页 |
4.2.1 实验概述 | 第37-38页 |
4.2.2 实验设备、试剂及指标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4.2.3 实验条件 | 第39页 |
4.2.4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4.2.5 耗氧速率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0页 |
4.3 ATP测定实验 | 第40-42页 |
4.3.1 实验概述 | 第40页 |
4.3.2 实验设备、试剂及指标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4.3.3 实验条件 | 第41页 |
4.3.4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4.3.5 ATP测定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页 |
4.4 硝化毒性实验 | 第42-45页 |
4.4.1 实验概述 | 第42-43页 |
4.4.2 实验设备、试剂及指标测定方法 | 第43-44页 |
4.4.3 实验条件 | 第44页 |
4.4.4 实验步骤 | 第44-45页 |
4.4.5 硝化毒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页 |
4.5 反硝化毒性实验 | 第45-48页 |
4.5.1 实验概述 | 第45页 |
4.5.2 实验设备、试剂及指标测定方法 | 第45-46页 |
4.5.3 实验条件 | 第46-47页 |
4.5.4 实验步骤 | 第47页 |
4.5.5 反硝化毒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4.6 含氰废水生物降解实验 | 第48-53页 |
4.6.1 实验概述 | 第48-49页 |
4.6.2 实验设备、试剂及指标测定方法 | 第49-50页 |
4.6.3 实验条件 | 第50页 |
4.6.4 实验步骤 | 第50-51页 |
4.6.5 含氰废水生物降解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中试装置处理含氰废水 | 第54-60页 |
5.1 实验概述 | 第54页 |
5.2 实验装置及指标测定方法 | 第54-55页 |
5.2.1 实验装置 | 第54-55页 |
5.2.2 装置参数 | 第55页 |
5.2.3 指标测定方法 | 第55页 |
5.3 投加氰化物量的确定 | 第55-56页 |
5.4 实验条件的控制 | 第56页 |
5.5 取样时间及分析测定频率 | 第56页 |
5.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5.6.1 氰化物的去除 | 第56-57页 |
5.6.2 COD的去除 | 第57-58页 |
5.6.3 氨氮的去除 | 第58页 |
5.6.4 总氮的去除 | 第58-5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