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6页 |
第2章 基于MBOM柴油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及资源配置方案设计 | 第16-24页 |
2.1 MBOM和RFID概述 | 第16-20页 |
2.1.1 MBOM概述 | 第16-18页 |
2.1.2 RFID概述 | 第18-20页 |
2.2 基于MBOM柴油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20页 |
2.3 基于MBOM柴油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 第20-22页 |
2.4 基于MBOM柴油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系统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柴油机MBOM的构建 | 第24-29页 |
3.1 MBOM组成 | 第24-25页 |
3.2 MBOM的构建 | 第25-28页 |
3.2.1 Windchill简介 | 第25-26页 |
3.2.2 BOM间的映射和转化 | 第26页 |
3.2.3 柴油机EBOM到MBOM的映射 | 第26-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柴油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第29-51页 |
4.1 柴油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0-34页 |
4.3 登录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4-36页 |
4.4 系统管理设计与实现 | 第36-38页 |
4.5 物料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8-44页 |
4.5.1 物料仓储管理的实现 | 第38-40页 |
4.5.2 柴油机装配物料配送BOM构建 | 第40-42页 |
4.5.3 动态物料配送的实现 | 第42-44页 |
4.6 生产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4-48页 |
4.6.1 生产监控系统框架 | 第44-45页 |
4.6.2 生产监控系统通信网络构建 | 第45-46页 |
4.6.3 RFID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6-48页 |
4.6.4 开关量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8页 |
4.7 质量追踪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8-50页 |
4.7.1 责任追溯系统设计 | 第48-49页 |
4.7.2 查询系统系统设计 | 第49-50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基于本体的柴油机装配工艺智能优化系统设计 | 第51-65页 |
5.1 本体论 | 第51-54页 |
5.1.1 本体论含义 | 第51-52页 |
5.1.2 本体描述语言 | 第52-54页 |
5.2 基于本体的柴油机装配工艺优化系统方案设计 | 第54-56页 |
5.2.1 基于本体的柴油机装配工艺优化系统架构 | 第54-55页 |
5.2.2 基于本体的柴油机装配工艺优化系统开发流程 | 第55-56页 |
5.3 柴油机本体模型的构建 | 第56-61页 |
5.3.1 本体建模方法 | 第56页 |
5.3.2 本体建模工具 | 第56-57页 |
5.3.3 柴油机本体模型构建 | 第57-61页 |
5.4 柴油机装配工艺优化本体分析的实现 | 第61-64页 |
5.4.1 基于Jena的柴油机本体解析 | 第61-63页 |
5.4.2 基于Sparql和Jena的查询推理的实现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基于Flexsim的柴油机装配线仿真实现 | 第65-74页 |
6.1 Flexsim仿真软件介绍 | 第65-66页 |
6.2 Flexsim建模基本步骤 | 第66-67页 |
6.3 Flexsim仿真建模实现 | 第67-73页 |
6.3.1 Flexsim实体功能映射实现 | 第67-68页 |
6.3.2 装配线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6.3.3 模型布局及定义 | 第70-71页 |
6.3.4 Flexsim与SQL Server数据库的连接 | 第71-72页 |
6.3.5 柴油机装配线仿真模型调试 | 第72-7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7章 基于MBOM柴油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 第74-82页 |
7.1 测试环境搭建 | 第74-75页 |
7.2 整体功能测试 | 第75-81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8.1 课题总结 | 第82-83页 |
8.2 课题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