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1.临床资料 | 第14-16页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第14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1.5 脱落标准 | 第15-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页 |
2.1 病例分组及治疗用药 | 第16页 |
2.3 疗程 | 第16页 |
3.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6-18页 |
3.1 一般观察指标 | 第16页 |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第16-17页 |
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第17页 |
3.4 彩超评定CAS疗效标准 | 第17页 |
3.5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17-18页 |
4.统计学处理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1.资料分析 | 第19-20页 |
1.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第19页 |
1.2 两组患者中医主要单项症状分布比较 | 第19-20页 |
2 疗效分析 | 第20-25页 |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第20页 |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观察 | 第20-21页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 2 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结果 | 第21页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IL-6、TNF-α测定结果 | 第21-22页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 第22-23页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 | 第23-24页 |
2.7 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比较 | 第24页 |
2.8 不良反应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5-34页 |
1.祖国医学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第25-27页 |
1.1 病名的探讨及中医研究范畴 | 第25页 |
1.2 历代医家对病因病机概述 | 第25-26页 |
1.3 祖国医学对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进展 | 第26-27页 |
2.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 第27-28页 |
3.加味滋膵通脉饮对气阴亏虚、痰瘀阻络证T2DM合并CAS患者炎症因子影响 | 第28-29页 |
4.加味滋膵通脉饮对气阴亏虚、痰瘀阻络证T2DM合并CAS患者CIMT的影响 | 第29-31页 |
5.导师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第31页 |
6.加味滋膵通脉饮的方药组成以及组方依据 | 第31-32页 |
7.加味滋膵通脉饮单味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第32-33页 |
8.加味滋膵通脉饮联合西药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体会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一:综述 | 第42-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录二:知情同意书 | 第51-52页 |
附录三:随机数字表 | 第52-53页 |
附录四:临床病例观察表 | 第53-54页 |
附录五:量表、积分表和实验数据登记表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