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稀疏表示和非线性相关的光学身份认证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 1.2 光学信息安全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1.2.1 光学密码学 | 第11-13页 |
| 1.2.2 光学信息隐藏技术 | 第13页 |
| 1.2.3 光学认证技术 | 第13-15页 |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 2.1 稀疏表示技术 | 第18-20页 |
| 2.1.1 光子计数成像 | 第18-19页 |
| 2.1.2 随机二值采样 | 第19-20页 |
| 2.2 非线性相关函数 | 第20-21页 |
| 2.3 GS相位恢复算法 | 第21-26页 |
| 第3章 一种基于双光束干涉的新型分级身份认证方法 | 第26-40页 |
| 3.1 研究背景 | 第26-28页 |
| 3.1.1 经典双光束干涉图像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 3.1.2 双光束干涉编码研究现状 | 第28页 |
| 3.2 新型分级身份认证方案 | 第28-33页 |
| 3.2.1 认证系统设计过程 | 第28-32页 |
| 3.2.2 分级身份认证过程 | 第32-33页 |
| 3.3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33-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一种基于联合变换相关器的联合身份认证方法 | 第40-52页 |
| 4.1 研究背景 | 第40-43页 |
| 4.1.1 基于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光学图像编码系统 | 第40-42页 |
| 4.1.2 基于联合变换相关器的编码系统研究现状 | 第42-43页 |
| 4.2 联合身份认证方案 | 第43-46页 |
| 4.2.1 系统设计过程 | 第43-45页 |
| 4.2.2 身份认证过程 | 第45-46页 |
| 4.3 数值仿真与结果 | 第46-4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52-53页 |
| 5.2 工作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