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演变及评述——以德国为样本 | 第10-17页 |
第一节 主观违法性论——没有无责任的不法 | 第10页 |
第二节 客观违法性论——区分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客观违法性论的难题与主观的不法要素理论的提出 | 第11-12页 |
第四节 行为无价值的引入与极端化 | 第12-14页 |
第五节 走向折中——行为与结果无价值二元论 | 第14-17页 |
第二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含义及对立 | 第17-20页 |
第一节 结果无价值论的含义 | 第17页 |
第二节 行为无价值论的含义 | 第17-18页 |
第三节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对立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对立之一:违法的实质是规范违反还是法益侵害 | 第20-22页 |
第四章 对立之二:规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 | 第22-29页 |
第一节 行为功利主义的不同形态——客观行为功利主义与主观行为功利主义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什么才是应罚的——“坏结果”还是“不正当行为”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客观行为功利主义与阶层体系的错误对接 | 第24-26页 |
第四节 结果无价值论不能彻底贯彻客观行为功利主义 | 第26-27页 |
第五节 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的关系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对立之三:主观要素是违法要素还是责任要素 | 第29-37页 |
第一节 主观要素与构成要件、犯罪类型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违法性判断考虑主观要素是否导致违法与责任的混淆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主观要素与主观归罪 | 第31-32页 |
第四节 主观要素与正当防卫 | 第32页 |
第五节 主观要素与假想防卫 | 第32-34页 |
第六节 主观要素与偶然防卫 | 第34-37页 |
第六章 对立之四:危险理论——真正的主战场 | 第37-40页 |
第一节 行为、结果、危险的关系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危险的判断资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