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照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4页 |
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结果 | 第16-21页 |
1 药物干预后各组左室射血分数 | 第16-17页 |
2 药物干预不同周期血液循环中RAAS系统各指标含量比较 | 第17-19页 |
3 药物干预不同周期心肌局部中RAAS系统各指标含量比较 | 第19-21页 |
理论探讨 | 第21-26页 |
1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 | 第21页 |
2 现代医学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的认识 | 第21-22页 |
3 祖国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RAAS系统的研究 | 第22-23页 |
4 导师学术思想及方药的选用 | 第23-24页 |
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结果讨论 | 第24-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附录1 文献综述1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研究进展 | 第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2 文献综述2 慢性心力衰竭实验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 | 第35-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