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氰酸酯树脂 | 第16-20页 |
1.2.1 氰酸酯树脂定义 | 第16-17页 |
1.2.2 氰酸酯树脂的种类 | 第17页 |
1.2.3 氰酸酯树脂改性方法 | 第17-20页 |
1.3 金刚烷简介 | 第20-24页 |
1.3.1 金刚烷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 | 第20-21页 |
1.3.2 金刚烷反应机理 | 第21-22页 |
1.3.3 金刚烷衍生物的种类发展 | 第22-24页 |
1.4 二甲腈结构树脂介绍 | 第24-27页 |
1.4.1 双邻苯二甲腈树脂的反应机理 | 第24-25页 |
1.4.2 双邻苯二甲腈树脂的加工性能 | 第25-26页 |
1.4.3 双邻苯二甲腈树脂的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40页 |
2.1 实验仪器及原材料 | 第30-31页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31-32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32-37页 |
2.3.1 1,3-二(4-羟基苯基)金刚烷(BHPA)的合成 | 第32-34页 |
2.3.2 1,3-二[4-(4-硝基苄氧基)苯基]金刚烷(BNBPA)的合成 | 第34页 |
2.3.3 1,3-二[4-(4-胺基苄氧基)苯基]金刚烷(BABPA)的合成 | 第34-36页 |
2.3.4 金刚烷双邻苯二甲腈(ABAPh)的合成 | 第36-37页 |
2.4 固化工艺确定 | 第37页 |
2.5 性能测试与表征手段 | 第37-40页 |
2.5.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37页 |
2.5.2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 | 第37页 |
2.5.3 热失重分析(TGA) | 第37页 |
2.5.4 吸水率测试 | 第37-38页 |
2.5.5 介电性能测试 | 第38页 |
2.5.6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8页 |
2.5.7 扫描电镜测试(SEM) | 第38页 |
2.5.8 极限氧指数分析(LOI) | 第38页 |
2.5.9 耐腐蚀性能测试 | 第38-40页 |
第三章 BADCy/BABPA树脂体系的研究与分析 | 第40-66页 |
3.1 BABP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40-52页 |
3.1.1 1,3-二(4-羟基苯基)金刚烷(BHPA)结构表征 | 第40-44页 |
3.1.2 1,3-二[4-(4-硝基苄氧基)苯基]金刚烷(BNBPA)结构表征 | 第44-48页 |
3.1.3 1,3-二[4-(4-氨基苄氧基)苯基]金刚烷(BABPA)结构表征 | 第48-52页 |
3.2 BADCy/BABPA树脂体系表征 | 第52-64页 |
3.2.1 固化动力学分析 | 第52-56页 |
3.2.2 DSC测试 | 第56-59页 |
3.2.3 DMA测试 | 第59-60页 |
3.2.4 TGA热重分析 | 第60-61页 |
3.2.5 吸水率测试 | 第61-62页 |
3.2.6 力学性能测试 | 第62-63页 |
3.2.7 介电性能测试 | 第63-6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BADCy/ABAPh树脂体系的研究与分析 | 第66-78页 |
4.1 BABP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66-69页 |
4.1.1 金刚烷双邻苯二甲腈(ABAPh)结构表征 | 第66-69页 |
4.2 BADCy/ABAPh树脂体系表征 | 第69-77页 |
4.2.1 DSC测试 | 第69-72页 |
4.2.2 扫描电镜分析 | 第72-73页 |
4.2.3 DMA测试 | 第73页 |
4.2.4 TGA测试 | 第73-75页 |
4.2.5 力学性能测试 | 第75-76页 |
4.2.6 耐腐蚀性能 | 第76-77页 |
4.2.7 燃烧性能测试 | 第7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8-89页 |
附件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