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本草论文

《本草问答》的文献研究

提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部分 唐宗海生平、著作及写作背景第10-15页
    1.生平第10-12页
    2.著作第12-14页
    3.唐氏著作的写作背景第14-15页
第二部分 《本草问答》版本考查第15-19页
    1.单行本《本草问答》第16页
        1.1 《本草问答》申江袖海山房石印本第16页
        1.2 《本草问答》刻本第16页
    2.丛书本《中西汇通医书五种》第16-19页
        2.1 中国文学书局石印本第16-17页
        2.2 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第17-18页
        2.3 《本草问答》铅印本第18-19页
第三部分 《本草问答》的内容第19-27页
    1.治病原理第19-20页
    2.形色气味合参第20页
    3.升降浮沉之理第20-21页
    4.发挥五味理论第21-23页
    5.药物生境季节与药效第23-24页
        5.1 生境与药效第23-24页
        5.2 秉时与药效第24页
    6.炮制要审量而得其宜第24-25页
    7.对中医理论的发挥第25-27页
        7.1 六气第25-26页
        7.2 七情之病第26-27页
第四部分 《本草问答》的学术思想第27-35页
    1.学术渊源第27-28页
    2.取象比类释药效第28-30页
        2.1 草木金石禽兽昆虫象有不同第28页
        2.2 植物之部位各有其形象第28-29页
        2.3 取根实茎叶之性为意象第29-30页
        2.4 酒饴曲糵造酿之象第30页
    3.对风类药物的诠释第30-32页
        3.1 具风之象第30-31页
        3.2 感风之气第31-32页
        3.3 禀风之性第32页
    4.以气化诠释中药理论第32-35页
第五部分 唐容川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第35-38页
    1.对中西汇通派的影响第35-36页
    2.黄杰熙评注《本草问答》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著作第50-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电影科技乐园工程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城区低碳环境下县级电网购电风险控制优化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