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13页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健康的概念和特征 | 第15-19页 |
一、健康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健康的特征 | 第16-19页 |
(一)健康的时空性 | 第17页 |
(二)健康的标准性 | 第17页 |
(三)健康的发展性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毛泽东健康思想的渊源和演进 | 第19-26页 |
一、毛泽东健康思想的渊源 | 第19-23页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二)中国优秀传统健康文化 | 第20-21页 |
(三)师友的健康思想 | 第21-23页 |
二、毛泽东健康思想的演进 | 第23-26页 |
(一)形成时期(1910-1923) | 第23-24页 |
(二)发展时期(1923 -1953) | 第24-25页 |
(三) 完善时期(1953 年以后)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毛泽东健康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26-39页 |
一、毛泽东健康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6-35页 |
(一)全民健身健康思想 | 第26-28页 |
(二)教育健康思想 | 第28-30页 |
(三)卫生健康思想 | 第30-33页 |
(四)中医药健康思想 | 第33-35页 |
二、毛泽东健康思想的特点 | 第35-39页 |
(一)实践性 | 第36页 |
(二)科学性 | 第36-37页 |
(三)民族性 | 第37页 |
(四)创造性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毛泽东健康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39-48页 |
一、创新学生“健康第一”教育实践模式 | 第39-41页 |
(一)减轻学生负担,认真落实素质教育 | 第39-40页 |
(二)改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课程地位 | 第40-41页 |
(三)重视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41页 |
二、贯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落实全民健身 | 第41-43页 |
(一)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 | 第41-42页 |
(二)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 | 第42-43页 |
(三)因地制宜发展普及性广的体育项目 | 第43页 |
三、落实“把卫生当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的思想 | 第43-46页 |
(一)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 第43-44页 |
(二)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 第44-45页 |
(三)合理分配卫生资源,重视农村卫生事业 | 第45页 |
(四)重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 第45-46页 |
四、重视挖掘中医中药现实价值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 第46-48页 |
(一)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 第46页 |
(二)大力发展中医保健事业 | 第46-47页 |
(三)推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