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沂源经济开发区供水及道路项目PPP模式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3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3-14页
    1.2 PPP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PPP模式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PPP模式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第18-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页
        1.3.2 总体框架第18-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第20-31页
    2.1 PPP模式的概述第20-22页
        2.1.1 PPP模式的概念及特征第20页
        2.1.2 PPP模式的分类第20-21页
        2.1.3 PPP模式的操作流程第21-22页
    2.2 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2.2.1 公共产品理论第22-23页
        2.2.2 政府失灵理论第23-24页
        2.2.3 项目区分理论第24-25页
        2.2.4 委托代理理论第25页
        2.2.5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第25-26页
    2.3 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第26-29页
        2.3.1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第26-27页
        2.3.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大第27-28页
        2.3.3 资金效率低、公共服务水平低第28页
        2.3.4 重建设轻管理第28-29页
    2.4 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第29-31页
        2.4.1 政策制度上的可行性第29-30页
        2.4.2 实践应用上的可行性第30页
        2.4.3 融资经济上的可行性第30-31页
第三章 沂源经济开发区供水及道路项目PPP模式应用分析第31-41页
    3.1 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第31-32页
        3.1.1 项目提出的背景第31页
        3.1.2 项目概况第31-32页
    3.2 项目运作模式第32-33页
    3.3 项目PPP运作程序第33-35页
        3.3.1 前期准备阶段第33页
        3.3.2 采购社会资本方第33页
        3.3.3 签订合同第33-35页
        3.3.4 组织项目施工建设第35页
        3.3.5 项目移交第35页
    3.4 项目风险分析第35-37页
        3.4.1 项目风险识别第35-36页
        3.4.2 风险分配框架第36-37页
    3.5 项目在PPP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7-41页
        3.5.1 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和运作机制第37-38页
        3.5.2 政府对PPP模式的认识不足第38页
        3.5.3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流于形式第38-39页
        3.5.4 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第39页
        3.5.5 政府角色难以转变第39页
        3.5.6 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不高第39-41页
第四章 对国内PPP模式的典型案例的经验借鉴第41-50页
    4.1 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第41-44页
        4.1.1 项目基本情况第41-42页
        4.1.2 PPP模式应用成功的原因分析第42-44页
    4.2 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第44-47页
        4.2.1 项目基本情况第44-46页
        4.2.2 PPP模式应用失败的原因分析第46-47页
    4.3 对沂源经济开发区PPP模式应用的启示第47-50页
        4.3.1 合理选择和设计PPP项目第47页
        4.3.2 选择优质的社会资本合作伙伴第47-48页
        4.3.3 完善的定价机制和风险分配机制第48-49页
        4.3.4 合作双方要有契约意识第49-50页
第五章 完善沂源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对策建议第50-57页
    5.1 完善配套保障措施第50-51页
    5.2 转变政府职能第51页
    5.3 激发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第51-52页
    5.4 确定合理的风险分配原则第52-54页
    5.5 完善调价机制第54-55页
    5.6 加强人才培养,发挥专业机构作用第55页
    5.7 做好宣传引导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LR3调控新城疫病毒复制及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鸡白痢沙门菌T3SS2及其效应蛋白CigR的致病与免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