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抗癌药物研究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癌症发生现状及其诊断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1.1.2 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 纳米技术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 第15-22页 |
1.2.1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 第15-18页 |
1.2.2 纳米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 第18-22页 |
1.3 纳米材料石墨烯 | 第22-29页 |
1.3.1 石墨烯的发现和发展 | 第22-25页 |
1.3.2 石墨烯的制备 | 第25-27页 |
1.3.3 石墨烯的应用 | 第27-29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GO/MWCNTS负载的AD32抑制脑部黑色素瘤的增殖 | 第31-55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2-41页 |
2.2.1 材料 | 第32-34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4-41页 |
2.3 结果和分析 | 第41-52页 |
2.3.1 纳米颗粒复合药物的合成及表征分析 | 第41-43页 |
2.3.2 纳米颗粒复合药物的体外释放 | 第43-44页 |
2.3.3 纳米颗粒复合药物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第44-46页 |
2.3.4 纳米颗粒复合药物作用于B16细胞后的形态变化 | 第46-47页 |
2.3.5 纳米颗粒复合药物作用于B16细胞后的药物定位 | 第47-49页 |
2.3.6 纳米颗粒复合药物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 第49-50页 |
2.3.7 纳米颗粒复合药物体内抗肿瘤效果检测 | 第50-52页 |
2.4 讨论和总结 | 第52-55页 |
第三章 GO增强了AD32对黑色素瘤的增殖抑制作用 | 第55-97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5-67页 |
3.2.1 材料 | 第55-56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56-67页 |
3.3 结果和分析 | 第67-93页 |
3.3.1 AD32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第68-71页 |
3.3.2 GO增强了AD32对B16细胞的毒性同时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 第71-75页 |
3.3.3 AD32-GO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 第75-77页 |
3.3.4 AD32-GO体内抗肿瘤效果检测 | 第77-78页 |
3.3.5 AD32-GO缓释过程中的酸性依赖性 | 第78-80页 |
3.3.6 GO增强AD32进入细胞核的能力 | 第80-82页 |
3.3.7 GO增强B16细胞对AD32的吸收 | 第82-83页 |
3.3.8 GO降低B16细胞对AD32的排除 | 第83-87页 |
3.3.9 GO增加AD32作用于B16细胞后的活性氧产量 | 第87-89页 |
3.3.10 GO增强AD32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第89-90页 |
3.3.11 细胞周期的阻滞 | 第90-93页 |
3.4 讨论和总结 | 第93-97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0页 |
硕士期间发表或拟发表的论文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