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等离子体的概述 | 第16-18页 |
1.1.1 等离子体 | 第16页 |
1.1.2 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分类 | 第16-18页 |
1.2 介质阻挡放电(DBD)概述 | 第18-20页 |
1.2.1 介质阻挡放电的原理 | 第18-19页 |
1.2.2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 介质阻挡放电电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1.4 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1 负载特性及介质阻挡放电电源研究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1.4.2 介质阻挡放电电源的研究重点和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DBD发生器逆变电源拓扑结构 | 第23-32页 |
2.1 DBD发生器负载结构研究 | 第23-24页 |
2.2 谐振型逆变器 | 第24-26页 |
2.2.1 谐振电路 | 第24页 |
2.2.2 串、并联谐振逆变器的比较 | 第24-26页 |
2.3 半、全桥串联谐振逆变器 | 第26-29页 |
2.3.1 全桥串联谐振逆变器工作分析 | 第26-27页 |
2.3.2 半桥串联谐振逆变器工作分析 | 第27-29页 |
2.4 串联谐振式介质阻挡放电负载特性分析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DBD电源的控制方法研究 | 第32-52页 |
3.1 串联谐振DBD电源的调功方式 | 第32-33页 |
3.1.1 直流调功 | 第32页 |
3.1.2 逆变调功 | 第32-33页 |
3.2 逆变电源控制方案的选择 | 第33-34页 |
3.3 脉宽调制控制方法研究 | 第34-42页 |
3.3.1 TL598CN集成控制器介绍 | 第34-36页 |
3.3.2 STC12C5608AD单片机 | 第36-38页 |
3.3.3 脉宽调制的实现 | 第38-42页 |
3.4 频率跟踪的意义及锁相环的原理分析 | 第42-45页 |
3.4.1 频率跟踪的必要性 | 第42页 |
3.4.2 设计构想 | 第42-43页 |
3.4.3 锁相环工作原理分析 | 第43-45页 |
3.5 基于CD4046频率跟踪电路的实现 | 第45-50页 |
3.5.1 频率跟踪电路的整体结构设计 | 第45-46页 |
3.5.2 电流方波电路设计 | 第46-48页 |
3.5.3 频率调节电路设计 | 第48-50页 |
3.6 本章总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电源电路部分工作原理及设计 | 第52-66页 |
4.1 工作原理概述 | 第52页 |
4.2 输入电路设计 | 第52-57页 |
4.2.1 熔断器和EMI滤波电路 | 第52-53页 |
4.2.2 整流滤波电路 | 第53-56页 |
4.2.3 滤波软启动电路 | 第56-57页 |
4.3 逆变电路设计 | 第57-59页 |
4.3.1 逆变电路选型 | 第57-58页 |
4.3.2 开关器件选型 | 第58-59页 |
4.4 变压器的选择 | 第59-60页 |
4.5 控制电路设计 | 第60-62页 |
4.5.1 PWM产生电路设计 | 第60页 |
4.5.2 驱动电路设计 | 第60-62页 |
4.6 保护电路设计 | 第62-65页 |
4.6.1 过流检测电路 | 第62-63页 |
4.6.2 失谐状态检测电路 | 第63-65页 |
4.7 辅助电源设计 | 第6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实验装置和结果分析 | 第66-74页 |
5.1 等离子体产生装置 | 第66-67页 |
5.2 脉宽调制实验结果 | 第67-68页 |
5.3 频率跟踪电路实验结果 | 第68-72页 |
5.3.1 鉴相器实现频率跟踪的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3.2 电极数量改变时频率跟踪的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总结 | 第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