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1.1 碳碳键的构建 | 第9页 |
1.1.2 金属催化下的还原偶联 | 第9-10页 |
1.2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应用 | 第10页 |
1.3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0-19页 |
1.3.1 Perkin缩合反应制备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 第11-12页 |
1.3.2 Wittig和Wittig-Homer反应制备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 第12-14页 |
1.3.3 Heck反应制备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 第14-16页 |
1.3.4 Kumada偶联反应制备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 第16-18页 |
1.3.5 Grignard反应制备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 第18页 |
1.3.6 还原偶联反应制备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 第18-19页 |
1.4 镍催化下还原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镍催化烯烃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第25-41页 |
2.1 催化体系初选 | 第25-26页 |
2.2 催化体系的优化 | 第26-37页 |
2.2.1 缺电子卤代芳烃与共轭溴代烯烃还原偶联反应的优化(标准条件A) | 第26-33页 |
2.2.2 富电子卤代芳烃和杂环卤代物与溴代烯烃还原偶联反应的优化(标准条件B) | 第33-35页 |
2.2.3 卤代芳烃与非共轭溴代烯烃还原偶联反应的优化(标准条件C) | 第35-37页 |
2.3 底物的拓展 | 第37-41页 |
2.3.1 缺电子卤代芳烃与共轭溴代烯烃的还原偶联反应 | 第37-39页 |
2.3.2 杂环及富电子卤代芳烃与溴代烯烃的还原偶联反应 | 第39-40页 |
2.3.3 卤代芳烃与非共轭溴代烯烃还原偶联反应的底物拓展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41-46页 |
第四章 论文总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47-70页 |
5.1 仪器与数据 | 第47页 |
5.2 溴代烯烃的制备与数据 | 第47-49页 |
5.3 中间体I-B的合成 | 第49-50页 |
5.4 还原偶联反应 | 第50-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