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寄生虫学论文--医学昆虫学论文--螨、蜱论文

福州地区硬蜱分布情况调查及微小牛蜱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6页
目录第6-10页
绪论第10-20页
 1 硬蜱简介第10-13页
   ·硬蜱的一般构造第10-11页
   ·硬蜱科常见各属的形态学鉴定方法第11-12页
   ·硬蜱的采集方法第12-13页
     ·布旗法第12页
     ·宿主体上采蜱第12页
     ·宿主动物栖息的场所采蜱第12-13页
 2 硬蜱的研究现状第13-18页
   ·硬蜱的生物学特性第13-15页
     ·生活史第13-14页
     ·吸血习性及与宿主的关系第14-15页
     ·季节消长及其活动规律第15页
   ·硬蜱与疾病的关系第15-17页
     ·直接危害第15-16页
     ·间接危害第16-17页
   ·硬蜱的防治与消灭第17-18页
     ·化学防治第17-18页
     ·遗传防治第18页
     ·生物防治第18页
     ·免疫防治第18页
 3 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第18-20页
第一章 福州地区蜱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分析第20-26页
 1 生境特点与调查方法第20-22页
   ·福州的生境特点第20页
   ·硬蜱的流行病学调查第20-21页
   ·硬蜱的采集第21页
     ·布旗法第21页
     ·宿主体上采蜱第21页
   ·蜱种的鉴定第21-22页
   ·数据处理第22页
     ·带蜱率、带蜱指数和相对优势度的计算第22页
     ·群落结构指标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的计算第22页
 2 结果第22-25页
   ·福州地区硬蜱流行的调查情况第22页
   ·动物体表寄生硬蜱的种类及相对优势度第22-23页
   ·动物体表寄生硬蜱的带蜱率和带蜱指数第23-24页
   ·动物体表寄生硬蜱的群落结构参数第24页
   ·2种带蜱多的家畜体表寄生硬蜱的分布情况第24-25页
 3 讨论第25-26页
第二章 三种硬蜱的形态观察第26-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页
   ·实验材料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页
     ·形态观察第26页
     ·蜱虫大小的测量第26页
 2 结果第26-44页
   ·粒形硬蜱第26-32页
     ·粒形硬蜱的雌蜱第26-30页
     ·粒形硬蜱的雄蜱第30-32页
   ·短小扇头蜱第32-36页
     ·短小扇头蜱的雌蜱第32-34页
     ·短小扇头蜱的雄蜱第34-36页
   ·微小牛蜱第36-44页
     ·微小牛蜱的幼蜱第36-39页
     ·微小牛蜱的雌蜱第39-41页
     ·微小牛蜱的雄蜱第41-44页
 3 讨论第44-46页
第三章 实验室条件下微小牛蜱的生活史过程和各发育期的形态观察第46-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实验材料第46-47页
     ·实验蜱种第46-47页
     ·实验动物第47页
   ·实验方法第47-48页
     ·微小牛蜱的采集第47页
     ·雌成蜱的培养第47页
     ·蜱的人工饲养第47页
     ·形态观察和测量第47-48页
     ·单一蜱群的繁殖与增殖第48页
 2 结果第48-55页
   ·各期的发育历时与形态结构第48-55页
     ·卵第48页
     ·幼蜱第48-49页
     ·若蜱第49-54页
     ·成蜱第54-55页
   ·各活动时期的吸血习性第55页
 3 分析与讨论第55-58页
   ·微小牛蜱各发育期的差异第55页
   ·微小牛蜱与宿主的关系第55-58页
第四章 温度、湿度对微小牛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第58-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实验材料第58页
   ·温、湿度对微小牛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第58-59页
   ·微小牛蜱雌蜱重量与产卵力的关系第59页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第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70页
   ·温度对微小牛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第59-63页
     ·温度对微小牛蜱寿命的影响第59-60页
     ·温度对微小牛蜱产卵前期的影响第60-61页
     ·温度对微小牛蜱产卵高峰的影响第61-62页
     ·温度对微小牛蜱产卵期的影响第62-63页
     ·温度对微小牛蜱产卵力的影响第63页
   ·湿度对微小牛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第63-68页
     ·湿度对微小牛蜱寿命的影响第63-65页
     ·湿度对微小牛蜱产卵前期的影响第65-66页
     ·湿度对微小牛蜱产卵高峰的影响第66页
     ·湿度对微小牛蜱产卵期的影响第66-67页
     ·湿度对微小牛蜱产卵力的影响第67-68页
   ·温、湿度对微小牛蜱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分析第68-69页
   ·雌蜱重量与产卵力的关系第69-70页
 3 讨论第70-72页
   ·温度、湿度对微小牛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第70页
   ·微小牛蜱雌蜱重量和产卵力之间的关系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个人简历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鼠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在CFA炎症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
下一篇:产生物碱和石杉碱甲石杉科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