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9-11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2-13页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的基本理论 | 第15-25页 |
第一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涵、类型及特征 | 第15-18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涵界定 | 第15-16页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的类型 | 第16-17页 |
三、 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特征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的意义 | 第18-23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直接关系金融行业安全运营 | 第18-19页 |
二、 金融力量过度集中产生的垄断威胁 | 第19-21页 |
三、 监管法律的滞后性和竞争法律的基础性 | 第21-23页 |
第三节 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正效益及垄断威胁 | 第23-25页 |
一、 金融力量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及垄断威胁 | 第23页 |
二、 多元业务经营带来范围经济及垄断威胁 | 第23-24页 |
三、 混业综合经营产生协同效应及垄断威胁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竞争政策指引下的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 | 第25-37页 |
第一节 竞争政策是金融控股公司长效发展的基础 | 第25-28页 |
一、 竞争政策的内涵 | 第25-26页 |
二、 竞争政策与金融产业政策的协调 | 第26-27页 |
三、 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的目标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金融控股公司垄断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28-32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滥用支配地位 | 第28-30页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组织参与垄断协议 | 第30-32页 |
第三节 金融控股公司垄断行为规制的国际比较 | 第32-37页 |
一、 规制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与集中 | 第32-33页 |
二、 制定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指南——以日本为例 | 第33-35页 |
三、 严厉查处金融控股公司垄断行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的现状和完善 | 第37-45页 |
第一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已起步 | 第37-39页 |
一、 金融经营者集中的规定 | 第38页 |
二、 “产融结合”的限制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的困境 | 第39-42页 |
一、 金融产业政策主导下的竞争政策尚待加强 | 第39-40页 |
二、 反垄断执法机构经验不足而行业监管机构竞争文化薄弱 | 第40-42页 |
三、 尚无专门性竞争法律规制 | 第42页 |
第三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规制的完善 | 第42-45页 |
一、 加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指南 | 第43页 |
二、 严格审查金融经营者集中申报 | 第43-44页 |
三、 严厉查处金融控股公司垄断行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反垄断执法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反垄断执法权配置 | 第45-54页 |
第一节 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执法模式比较 | 第45-48页 |
一、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与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协调 | 第46-47页 |
二、 英国、日本反垄断执法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 | 第47-48页 |
三、 欧盟反垄断执法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 | 第48页 |
第二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行的反垄断执法和行业监管的协调 | 第48-51页 |
一、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行业监管的现状 | 第49页 |
二、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执法现状 | 第49-50页 |
三、 我国金融行业监管机构的竞争执法权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反垄断执法权力配置 | 第51-54页 |
一、 商务部继续负责金融经营者集中审查 | 第52页 |
二、 反垄断执法机构会同金融监管机构查处金融控股公司垄断行为 | 第52-53页 |
三、 反垄断委员会制定金融控股公司公平竞争行为指南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