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1.3 常见商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在电动车领域遇到的挑战 | 第16-17页 |
1.4 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候选材料 | 第17-24页 |
1.4.1 钛酸锂(LTO)负极材料 | 第17-20页 |
1.4.2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NCM)正极材料 | 第20-23页 |
1.4.3 LiNi_(0 8)Co_(0.15)Al_(0.05)O_2(NCA)正极材料 | 第23-24页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2.1 材料制备 | 第26-27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1.3 制备方法 | 第27页 |
2.2 材料表征 | 第27页 |
2.3 电化学测试 | 第27-29页 |
2.3.1 电极片制备 | 第27-28页 |
2.3.2 电池组装 | 第28页 |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碳包覆Li_4Ti_5O_(12)微纳球形二次颗粒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9-39页 |
3.1 LTO微纳球形二次颗粒制备流程 | 第29-30页 |
3.2 LTO微纳球形二次颗粒形貌结构表征 | 第30-35页 |
3.3 LTO微纳球形二次颗粒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0.5Li_2MnO_3·0.5 LiNi_(0.4)Co_(0.2)Mn_(0.4)0_2微纳球形二次颗粒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9-49页 |
4.1 NCM微纳球形二次颗粒制备流程 | 第39-40页 |
4.2 NCM微纳球形二次颗粒结构表征 | 第40-45页 |
4.3 NCM微纳球形二次颗粒电化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第45-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LiNi_(0 8)Co_(0.15)Al_(0.05)O_2微纳球形二次颗粒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9-58页 |
5.1 NCA微纳球形二次颗粒制备流程 | 第49-50页 |
5.2 NCA微纳球形二次颗粒结构表征 | 第50-54页 |
5.3 NCA微纳球形二次颗粒电化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第54-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LTO/NCM全电池组装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8-64页 |
6.1 LTO/NCM全电池组装 | 第58-60页 |
6.2 LTO/NCM全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0-6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7页 |
7.1 总结 | 第64-66页 |
7.2 展望 | 第66-67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列表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