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夹心型二茂铁衍生物非线性光学开关效应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38页
    1.1 夹心型金属配合物第10-16页
        1.1.1 夹心型金属团簇第10-11页
        1.1.2 夹心型金属碳硼烷第11-12页
        1.1.3 夹心型金属富勒烯第12-13页
        1.1.4 夹心型多金属氧酸盐第13页
        1.1.5 夹心型金属四吡咯衍生物第13-15页
        1.1.6 半夹心钢琴凳式金属配合物第15页
        1.1.7 多层夹心型金属配合物第15-16页
    1.2 二茂铁第16-20页
        1.2.1 研究历史第16-17页
        1.2.2 电子结构第17页
        1.2.3 主要应用第17页
        1.2.4 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非线性光学第20-28页
        1.3.1 非线性光学简介第20-21页
        1.3.2 非线性光学研究进展第21-26页
        1.3.3 非线性光学开关第26-28页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8-30页
    参考文献第30-3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38-47页
    2.1 量子化学理论基础第38-39页
        2.1.1 薛定谔方程第38页
        2.1.2 波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近似第38-39页
    2.2 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第39-42页
        2.2.1 从头算方法(ab inito)第39-40页
        2.2.2 半经验方法第40-41页
        2.2.3 密度泛函理论第41-42页
    2.3 基组第42-43页
    2.4 计算极化率理论基础第43-46页
        2.4.1 导数法第43页
        2.4.2 态求和SOS(Sum-Over-States)法第43-44页
        2.4.3 (超)极化率密度法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第三章 环戊烯基钴基线型四并苯非线性光学开关效应的理论研究第47-59页
    3.1 前言第47-48页
    3.2 计算细节第48-4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9-55页
        3.3.1 几何结构和自然键轨道分析第49-50页
        3.3.2 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第50-52页
        3.3.3 一阶超极化率第52-54页
        3.3.4 频率相关一阶超极化率第54-55页
    3.4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第四章 碳笼大小影响二茂铁富勒烯杂化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第59-80页
    4.1 前言第59-60页
    4.2 计算细节第60-6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1-72页
        4.3.1 几何结构第61-63页
        4.3.2 成键特性第63-65页
        4.3.3 吸收光谱第65-69页
        4.3.4 一阶超极化率第69-72页
    4.4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二茂铁碗烯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开关第80-106页
    5.1 前言第80-81页
    5.2 计算细节第81-8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2-97页
        5.3.1 结构与成键性质第82-85页
        5.3.2 氧化还原性质第85-88页
        5.3.3 吸收光谱第88-93页
        5.3.4 氧化还原引起二阶非线性光学开关第93-97页
    5.4 结论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6页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二茂铁基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开关并探索有机共轭桥的影响第106-128页
    6.1 前言第106-108页
    6.2 计算细节第108-109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9-121页
        6.3.1 几何结构第109-110页
        6.3.2 热力学稳定性第110-112页
        6.3.3 氧化还原性质第112-113页
        6.3.4 一阶超极化率第113-116页
        6.3.5 吸收光谱第116-121页
    6.4 结论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8页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二茂铁基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开关并探索π共轭基团的影响第128-145页
    7.1 前言第128-129页
    7.2 计算细节第129-131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31-140页
        7.3.1 几何结构第131-132页
        7.3.2 氧化还原性质第132-134页
        7.3.3 极化率第134-135页
        7.3.4 可转换的一阶超极化率第135-137页
        7.3.5 激发态对于β的贡献第137-140页
    7.4 结论第140-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维生素D代谢通路异常甲基化与结核病发病风险和预后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