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P法在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模型中的应用--以灵璧磬云山地质公园为例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1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定义及方法讨论 | 第16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基于AHP法评价模型研究 | 第22-28页 |
2.1 定义及基本原理 | 第22页 |
2.2 层次模型结构建立 | 第22-23页 |
2.3 判断矩阵建立 | 第23-24页 |
2.4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24-25页 |
2.5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25-26页 |
2.6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37页 |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8-29页 |
3.2 层次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3.3 评价指标的分级及无量纲化 | 第30页 |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0-34页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实证研究 | 第37-74页 |
4.1 公园概况 | 第37-38页 |
4.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8-39页 |
4.2.1 气象、水文 | 第38页 |
4.2.2 地形、地貌 | 第38-39页 |
4.2.3 动、植物资源 | 第39页 |
4.3 地质概况 | 第39-51页 |
4.3.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39-47页 |
4.3.2 公园地质概况 | 第47-49页 |
4.3.3 水文地质概况 | 第49页 |
4.3.4 公园地质发展演化史 | 第49-51页 |
4.4 地质遗迹概况 | 第51-63页 |
4.5 AHP法应用评判 | 第63-74页 |
4.5.1 具体评判过程 | 第63-69页 |
4.5.2 评判结果 | 第69-7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