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生物教材比较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内生物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外生物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2 教材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2页 |
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2页 |
2.3 比较教育理论 | 第12页 |
2.4 终身教育学习理论 | 第12-14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3.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 第14页 |
3.2.2 教材分析比较法 | 第14页 |
3.2.3 访谈法 | 第14-1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5-34页 |
4.1 对《分子与细胞》模块内容特点、意义和价值的分析 | 第15-19页 |
4.1.1《分子与细胞》模块内容特点分析 | 第15-16页 |
4.1.2《分子与细胞》模块意义和价值的分析 | 第16-19页 |
4.2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比较分析 | 第19-24页 |
4.2.1 编写结构的比较 | 第19-24页 |
4.3 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 | 第24-31页 |
4.3.1 栏目设置的比较 | 第24-26页 |
4.3.2 习题设计的比较 | 第26-27页 |
4.3.3 教材插图的比较 | 第27-31页 |
4.4 教材中实验的比较 | 第31-32页 |
4.5 对教师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4.5.1 访谈对象 | 第32页 |
4.5.2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34-37页 |
5.1 结论 | 第34-35页 |
5.2 建议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