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19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深部矿产勘查国内外现状与趋势 | 第14-16页 |
1.2.1 深部找矿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地球物理技术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9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9-24页 |
2.1.1 地层 | 第20-21页 |
2.1.2 岩浆岩 | 第21-22页 |
2.1.3 构造 | 第22页 |
2.1.4 主要矿床(朱溪钨铜矿)特征 | 第22-24页 |
2.2 区域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第24-26页 |
2.2.1 重力异常 | 第24-25页 |
2.2.2 航磁异常 | 第25-26页 |
2.3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26-29页 |
第3章 物性特征研究 | 第29-33页 |
3.1 密度特征 | 第29-30页 |
3.2 磁性特征 | 第30-31页 |
3.3 电性特征 | 第31页 |
3.4 激发极化特征 | 第31-32页 |
3.5 物性特征综合研究 | 第32-33页 |
第4章 地球物理深部探测能力研究 | 第33-89页 |
4.1 问题提出 | 第33页 |
4.2 深部分辨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0页 |
4.2.1 地球物理方法的理论探测深度及深部分辨力 | 第33-34页 |
4.2.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0页 |
4.3 深部分辨力研究-以CSAMT为例 | 第40-89页 |
4.3.1 理论基础 | 第40-46页 |
4.3.2 理论模型设计 | 第46-50页 |
4.3.3 均匀半空间单个低阻体分辨力研究 | 第50-68页 |
4.3.4 覆盖层下赋存低阻体的分辨力研究 | 第68-84页 |
4.3.5 基本结论 | 第84-89页 |
第5章 朱溪钨铜矿体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型研究 | 第89-113页 |
5.1 方法选择 | 第89-90页 |
5.2 重力剖面的反演解释研究 | 第90-101页 |
5.2.1 中间层物质密度选区问题的研究 | 第90-91页 |
5.2.2 剖面重力异常的正确性分析 | 第91-97页 |
5.2.3 朱溪42线布格重力异常二度半精细反演解释 | 第97-101页 |
5.3 磁法剖面的反演解释研究 | 第101-106页 |
5.4 可控源大地电磁剖面的反演解释研究 | 第106-108页 |
5.4.1 预处理 | 第106-107页 |
5.4.2 带地形的三维反演与解释 | 第107-108页 |
5.5 激发极化双向三极测深剖面的反演解释研究 | 第108-110页 |
5.5.1 双向三极装置 | 第108-109页 |
5.5.2 数据处理及反演解释 | 第109-110页 |
5.6 综合解释 | 第110-113页 |
第6章 朱溪矿集区重磁资料分析研究 | 第113-129页 |
6.1 区域重力资料的开发研究 | 第113-125页 |
6.1.1 卫星布格重力异常 | 第113-114页 |
6.1.2 塔前-赋春成矿带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处理与解释 | 第114-120页 |
6.1.3 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地层三维正演剥离 | 第120-121页 |
6.1.4 方向滤波结果的三维反演 | 第121-122页 |
6.1.5 断裂分析 | 第122-125页 |
6.2 大比例尺航磁与地面磁测资料处理解释 | 第125-129页 |
6.2.1 航磁及地面磁测与42线精测对比 | 第125-126页 |
6.2.2 大比例尺航磁与地磁资料的处理解释 | 第126-129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7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