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环太湖地区先秦原始瓷研究的回顾 | 第13-21页 |
1.1 发掘史 | 第13-16页 |
1.1.1 墓葬与聚落 | 第13-14页 |
1.1.2 窑址 | 第14-16页 |
1.2 研究成果 | 第16-21页 |
第二章 遗址及样品 | 第21-24页 |
2.1 遗址 | 第21-23页 |
2.1.1 浙北窑址 | 第21页 |
2.1.2 聚落 | 第21-23页 |
2.1.3 墓葬 | 第23页 |
2.2 样品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样品类型学分析 | 第24-31页 |
3.1 浙北窑址 | 第24页 |
3.2 上海广富林遗址 | 第24-27页 |
3.3 苏州獾墩土墩墓 | 第27页 |
3.4 昆山勤丰遗址 | 第27页 |
3.5 无锡安南村遗址 | 第27-28页 |
3.6 常州四堡村遗址 | 第28-29页 |
3.7 镇江丁家村遗址 | 第29-30页 |
3.8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样品成分分析 | 第31-38页 |
4.1 检测方法与仪器介绍 | 第31-32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32-33页 |
4.2.1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光谱仪(EDXRF) | 第32页 |
4.2.2 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光谱仪(WDXRF) | 第32-33页 |
4.3 检测结果 | 第33-38页 |
4.3.1 浙江北部窑址样品的胎釉成分 | 第33-34页 |
4.3.2 苏州及上海地区样品的胎釉成分 | 第34-36页 |
4.3.3 常州、无锡、镇江地区胎的成分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原始瓷的产地 | 第38-50页 |
5.1 湖州及德清地区窑址的产地特征 | 第38-43页 |
5.2 A、B组样品的产地 | 第43-48页 |
5.2.1 A组样品的产地 | 第44-45页 |
5.2.2 B组样品的产地 | 第45-47页 |
5.2.3 A、B组样品与萧山窑址的关系 | 第47-48页 |
5.3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六章 原始瓷的流通路线 | 第50-53页 |
6.1 先秦时期环太湖地区的自然概况及河湖水系 | 第50-51页 |
6.2 浙北窑址东周原始瓷产品的流通路线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5页 |
附表 | 第65-91页 |
附图 | 第91-102页 |
附彩图 | 第102-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