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8-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14-21页 |
| 符号说明 | 第22-24页 |
| 前言 | 第24-34页 |
| 一、布尼亚病毒科 | 第25-27页 |
|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研究进展 | 第27-34页 |
| 第一章 SFTSV动物宿主流行病学研究 | 第34-6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48页 |
| 一、材料 | 第34-38页 |
| 二、方法 | 第38-48页 |
| 结果 | 第48-57页 |
| 讨论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二章 SFTSV遗传进化分析 | 第60-7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 一、材料 | 第60页 |
| 二、方法 | 第60-63页 |
| 结果 | 第63-71页 |
| 一、系统发育分析 | 第63-67页 |
| 二、基因重配 | 第67页 |
| 三、进化选择 | 第67-68页 |
| 四、遗传进化分析 | 第68-70页 |
| 五、SFTSV传播路径 | 第70-71页 |
| 讨论 | 第71-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三章 SFTSV人源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 第74-10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4-88页 |
| 一、材料 | 第74-77页 |
| 二、方法 | 第77-88页 |
| 结果 | 第88-98页 |
| 一、SFTSV糖蛋白表达 | 第88-92页 |
| 二、人源单克隆抗体表达 | 第92-94页 |
| 三、人源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 | 第94-98页 |
| 讨论 | 第98-100页 |
| 小结 | 第100-101页 |
| 结论 | 第101-102页 |
|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14页 |
| 附录、附图 | 第114-130页 |
| 致谢 | 第130-13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1-132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32-133页 |
| 英文论著1 | 第133-136页 |
| 英文论著2 | 第136-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