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基于挖掘的图索引 | 第14-15页 |
1.2.2 基于非挖掘的图索引 | 第15页 |
1.2.3 基于邻域模型的图索引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图索引基础知识概述 | 第18-33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图论基础知识 | 第18-21页 |
2.2.1 图的基本定义 | 第18-20页 |
2.2.2 图查询定义 | 第20-21页 |
2.3 图查询分类 | 第21-23页 |
2.3.1 图集包含查询 (Containment Query) | 第21-22页 |
2.3.2 图集相似查询(Similarity Query) | 第22-23页 |
2.3.3 匹配查询(Matching Query) | 第23页 |
2.4 经典匹配查询SPath算法 | 第23-26页 |
2.5 DFS图编码 | 第26-28页 |
2.5.1 DFS下标 (DFS Subscripting) | 第26-27页 |
2.5.2 DFS编码 (DFS Code) | 第27页 |
2.5.3 DFS词典序(DFS Lexicographic Order) | 第27-28页 |
2.5.4 最小DFS编码(Minimum DFS Code) | 第28页 |
2.6 图同构算法 | 第28-30页 |
2.6.1 Ullmann图同构算法 | 第28-29页 |
2.6.2 VF2图同构算法 | 第29-30页 |
2.7 图索引构建性能分析 | 第30-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基于邻域模型的DFSTree索引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问题分析 | 第33-39页 |
3.2.1 边签名 | 第33-35页 |
3.2.2 SPath过滤强度对比分析 | 第35-38页 |
3.2.3 有效邻域模型 | 第38-39页 |
3.3 DFSTree索引构建算法 | 第39-42页 |
3.3.1 算法思想描述 | 第39-40页 |
3.3.2 算法过程 | 第40-42页 |
3.3.3 算法性能分析 | 第42页 |
3.4 基于DFSTree索引的候选集过滤算法 | 第42-44页 |
3.4.1 算法思想描述 | 第42-43页 |
3.4.2 算法过程 | 第43-44页 |
3.4.3 算法分析 | 第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邻域模型的图匹配算法 | 第45-56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问题分析 | 第45-49页 |
4.2.1 基于邻域索引的图匹配算法框架 | 第45-48页 |
4.2.2 邻域模型算法代价估算函数 | 第48-49页 |
4.3 基于DFSTree树编码 | 第49-51页 |
4.4 基于DFSTree邻域索引的图查询算法 | 第51-55页 |
4.4.1 算法思想描述 | 第51-52页 |
4.4.2 图重构匹配算法 | 第52-53页 |
4.4.3 DFSTree邻域模型合并判定算法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6-63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实验环境及数据集介绍 | 第56-57页 |
5.3 实验过程描述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5.3.1 索引构建时间 | 第58页 |
5.3.2 索引构建空间 | 第58-59页 |
5.3.3 候选集大小对比 | 第59-60页 |
5.3.4 子图匹配平均响应时间 | 第60-61页 |
5.4 实验结论与展望 | 第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