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基于配位作用和水相沉淀聚合法构筑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35页
    1.1 分子印迹技术第10-15页
        1.1.1 分子印迹技术简介第10页
        1.1.2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第10-12页
        1.1.3 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主要方法第12-14页
        1.1.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第14-15页
    1.2 蛋白质印迹技术及蛋白质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第15-25页
        1.2.1 蛋白质印迹的特点第15-16页
        1.2.2 抗原决定簇法第16-17页
        1.2.3 本体聚合法第17-18页
        1.2.4 牺牲载体材料表面法第18-19页
        1.2.5 微球核-壳结构表面法第19-20页
        1.2.6 构筑核-壳结构表面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法第20-25页
    1.3 核-壳结构表面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的强化方法第25-34页
        1.3.1 优化单体配比及交联度第25-27页
        1.3.2 优化功能单体第27-29页
        1.3.3 利用温敏性优化洗脱效果第29-31页
        1.3.4 固定模板法第31-34页
    1.4 本课题的提出第34-35页
第二章 通过水相沉淀法利用金属配位单体构筑表面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第35-57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42页
        2.2.1 实验试剂及处理第36-37页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7-38页
        2.2.3 S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功能化第38页
        2.2.4 水相沉淀法利用金属配位单体构筑表面蛋白质印迹纳米粒子第38-39页
        2.2.5 蛋白质吸附实验第39-41页
        2.2.6 样品的仪器表征第41-42页
    2.3 结果讨论第42-56页
        2.3.1 印迹纳米粒子的合成第42-43页
        2.3.2 样品的表征第43-45页
        2.3.3 Lyz-MIP的温敏性第45-46页
        2.3.4 洗脱模板第46-47页
        2.3.5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2.3.6 吸附动力学第48-49页
        2.3.7 吸附等温线第49-51页
        2.3.8 吸附特异性第51-52页
        2.3.9 竞争吸附第52-54页
        2.3.10 沉淀聚合与溶液聚合的比较第54页
        2.3.11 重复利用性第54-55页
        2.3.12 交叉印迹第55-56页
    2.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通过金属配位作用进行表面固定模板印迹溶菌酶第57-70页
    3.1 引言第57页
    3.2 实验部分第57-62页
        3.2.1 实验试剂及处理第57-59页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59页
        3.2.3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功能化第59页
        3.2.4 利用金属配位作用进行表面模板固定制备印迹Lyz纳米粒子第59-60页
        3.2.5 蛋白质吸附实验第60-61页
        3.2.6 样品的仪器表征第61-62页
    3.3 结果讨论第62-69页
        3.3.1 印迹Lyz纳米粒子的合成第62-63页
        3.3.2 样品的表征第63-64页
        3.3.3 洗脱模板第64-65页
        3.3.4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3.3.5 修饰不同功能基团的载体球对蛋白质的吸附量比较第66-67页
        3.3.6 吸附动力学第67页
        3.3.7 吸附等温线第67-68页
        3.3.8 吸附选择性第68-69页
        3.3.9 重复利用性第69页
    3.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4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渤海精细公司MES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卟啉酞菁混杂两层稀土金属配合物及茂铁基卟啉与酞菁的合成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