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安全性分配模式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6-17页 |
1.3.1 安全性分配研究的必要性 | 第16页 |
1.3.2 安全性分配研究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7-19页 |
1.4.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1.4.2 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安全性分配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31页 |
2.1 机电产品特点及危险因素 | 第19-23页 |
2.1.1 机电产品的含义 | 第19-20页 |
2.1.2 危险因素 | 第20-23页 |
2.2 系统安全理论 | 第23-24页 |
2.3 安全性与可靠性 | 第24-25页 |
2.4 可靠性分配及其原则 | 第25页 |
2.5 产品安全性定量计算 | 第25-26页 |
2.6 部件的安全关键度 | 第26-29页 |
2.7 迭代法简述 | 第29页 |
2.8 最小二乘法 | 第29-31页 |
第3章 机电产品安全性分配 | 第31-42页 |
3.1 基本概念 | 第31页 |
3.2 部件特性分析 | 第31-33页 |
3.3 安全性分配 | 第33-37页 |
3.3.1 安全性的涌现解释 | 第33-35页 |
3.3.2 安全性与安全关键度的关系 | 第35-36页 |
3.3.3 安全性分配结果的表现形式 | 第36-37页 |
3.4 依据安全关键度进行安全性分配的原则 | 第37-42页 |
3.4.1 原则的表述 | 第37-38页 |
3.4.2 原则的数学表达 | 第38-40页 |
3.4.3 安全性分配迭代过程的截止 | 第40-42页 |
第4章 机电产品安全性分配模式研究 | 第42-52页 |
4.1 研究边界条件的限定 | 第43-44页 |
4.2 机电产品的初始设计 | 第44页 |
4.3 安全性分配依据的选择 | 第44-45页 |
4.4 安全性分配的迭代过程 | 第45-50页 |
4.4.1 部件安全关键度的计算 | 第45-48页 |
4.4.2 计算比值μ和故障概率Q | 第48页 |
4.4.3 迭代截止的判定 | 第48-49页 |
4.4.4 迭代过程的整体描述 | 第49-50页 |
4.5 安全性分配结果的可实现程度 | 第50-52页 |
第5章 实例应用 | 第52-60页 |
5.1 电梯介绍 | 第52页 |
5.2 电梯分类 | 第52-54页 |
5.3 电梯组成及原理描述 | 第54-55页 |
5.3.1 电梯组成 | 第54-55页 |
5.3.2 电梯原理描述 | 第55页 |
5.4 电梯产品安全性分配 | 第55-60页 |
5.4.1 相关依据的选取 | 第55-56页 |
5.4.2 确定初始的故障概率 | 第56-57页 |
5.4.3 求取安全关键度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