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利率限制铁律”行为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7页
    1.1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第11-15页
        1.1.1 研究内容第11-14页
        1.1.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2 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第15-17页
        1.2.1 创新之处第15页
        1.2.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5页
    2.1 农村利率市场化的研究第17-18页
    2.2 农户受信贷配给的研究第18-20页
        2.2.1 信贷配给概念的代表性研究第18-19页
        2.2.2 信贷配给成因的代表性研究第19-20页
    2.3 利率市场化影响农户受信贷配给的研究第20-23页
        2.3.1 国内代表性研究第20-22页
        2.3.2 国外代表性研究第22-23页
    2.4 小结与述评第23-25页
3 中国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历及基本事实第25-29页
    3.1 中国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回顾第25页
    3.2 中国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农村利率的波动趋势第25-26页
    3.3 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效应第26-29页
        3.3.1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储蓄的效应分析第26页
        3.3.2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消费的效应分析第26-27页
        3.3.3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投资的影响第27页
        3.3.4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第27-28页
        3.3.5 利率市场化对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第28-29页
4 理论框架及假说第29-41页
    4.1 利率限制下贫困农户相比富裕农户受到信贷配给的基础模型第29-31页
    4.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标准信贷配给模型第31-32页
        4.2.1 逆向选择造成的信贷配给第31-32页
        4.2.2 道德风险引起的信贷配给第32页
    4.3 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不同阶层农户贷款量的理论模型第32-38页
        4.3.1 理论模型第32-37页
        4.3.2 直观解释第37-38页
    4.4 提出假说第38-41页
5 计量模型、变量与估计方法第41-47页
    5.1 计量模型第41-43页
        5.1.1 模型设定的逻辑第41-42页
        5.1.2 验证假说结论的模型设定第42-43页
        5.1.3 验证假说机制的模型设定第43页
    5.2 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第43-47页
        5.2.1 数据来源第43-44页
        5.2.2 变量定义第44-47页
6 验证假说结论的经验证据第47-53页
    6.1 验证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不同阶层农户信贷获取的经验证据第47-49页
    6.2 验证内生技术能力延迟小农户贷款减少转折点的经验证据第49-52页
    6.3 小结第52-53页
7 验证假说机制的经验证据第53-57页
    7.1 验证金融机构技术能力内生于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证据第53-54页
    7.2 验证三大效应随利率市场化改革变化趋势的经验证据第54-56页
    7.3 小结第56-57页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第57-59页
    8.1 研究结论第57-58页
    8.2 政策建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能利用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中国保险公司的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