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图目录 | 第13-14页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1 导论 | 第15-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产业安全理论的起源 | 第19-20页 |
·产业安全的内涵与评价 | 第20-23页 |
·外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 第23-25页 |
·农业产业安全的内涵与评价 | 第25-27页 |
·外资对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3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农业的投资现状 | 第29-39页 |
·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 第29-32页 |
·整体现状 | 第29-30页 |
·地区分布 | 第30页 |
·行业分布 | 第30-32页 |
·跨国公司在中国农业产业链上的投资现状 | 第32-39页 |
·种子业:来自世界种子业巨头的威胁 | 第33-35页 |
·农药业:跨国公司垄断势力渐强 | 第35-37页 |
·加工和流通:野心勃勃的ABCD | 第37-39页 |
4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农业产业安全的作用机理及效应分析 | 第39-49页 |
·资本挤出 | 第39-42页 |
·作用机理 | 第39页 |
·效应分析 | 第39-42页 |
·技术控制 | 第42-44页 |
·作用机理 | 第42-43页 |
·效应分析 | 第43-44页 |
·贸易依赖 | 第44-46页 |
·作用机理 | 第44-45页 |
·效应分析 | 第45-46页 |
·环境破坏与资源掠夺 | 第46-49页 |
·作用机理 | 第46-47页 |
·效应分析 | 第47-49页 |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描述性分析 | 第49-57页 |
·农业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9-52页 |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 | 第49-50页 |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 | 第50-51页 |
·产业控制力评估指标 | 第51-52页 |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各指标描述性分析 | 第52-57页 |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第52-54页 |
·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第54-55页 |
·产业控制力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第55-57页 |
6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7-65页 |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综合评估 | 第57-60页 |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估 | 第57-58页 |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估 | 第58-59页 |
·产业控制力的综合评估 | 第59页 |
·产业安全的整体综合评估 | 第59-60页 |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实证检验 | 第60-62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60-61页 |
·协整检验 | 第61-62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影响的实证结果讨论 | 第62-65页 |
·对回归结果的解释 | 第62-63页 |
·进一步的探讨 | 第63-65页 |
7 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以大豆为例 | 第65-73页 |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评价 | 第65-69页 |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分析和综合评价 | 第65-67页 |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分析和综合评价 | 第67-68页 |
·产业控制力的指标分析和综合评价 | 第68页 |
·产业安全的综合评价 | 第68-69页 |
·跨国公司布局中国大豆行业的路径分析 | 第69-70页 |
·转基因种子和商业化种植瓦解中国国产大豆优势 | 第69页 |
·价格操控打压中国国内大豆加工企业 | 第69-70页 |
·乘机并购掌握中国大豆行业控制权 | 第70页 |
·产业链视角下跨国公司俘获中国大豆行业的策略分析 | 第70-73页 |
·多产业链环节共同控制 | 第71页 |
·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并用 | 第71-72页 |
·加强控制价值链高端环节 | 第72-73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研究结论 | 第73页 |
·政策建议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