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学生经济受助中的诚信管理问题--基于商洛学院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问题提出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局限第17-18页
        1.4.1 可能的创新点第17页
        1.4.2 研究局限第17-18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 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18页
        2.1.2 经济受助第18-19页
        2.1.3 诚信管理第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2页
        2.2.1 破窗效应第19-20页
        2.2.2 斯金纳强化理论第20页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21页
        2.2.4 精细化管理理论第21-22页
第三章 高校学生经济受助中诚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第22-32页
    3.1 高校对经济受助学生诚信管理的一般要求第22-23页
        3.1.1 诚信提供个人信息第22页
        3.1.2 诚信使用受助资金第22-23页
        3.1.3 诚信履行受助责任第23页
        3.1.4 接受高校监督和管理第23页
    3.2 高校经济受助学生管理的历史和现状第23-26页
        3.2.1 高校奖学金管理第23-24页
        3.2.2 高校助学金管理第24页
        3.2.3 高校助学贷款管理第24-25页
        3.2.4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第25页
        3.2.5 高校资助管理现状评述第25-26页
    3.3 高校经济受助学生诚信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3.3.1 认定过程中的不诚信第27-28页
        3.3.2 评议过程中的不诚信第28-29页
        3.3.3 资助金使用中的不诚信第29-30页
        3.3.4 受助后履责中的不诚信第30页
    3.4 高校学生经济受助中诚信管理问题产生的危害第30-32页
        3.4.1 影响学生德性教育和成长成才第30-31页
        3.4.2 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第31页
        3.4.3 影响国家资源配置和教育公平第31-32页
第四章 高校学生经济受助中诚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2-40页
    4.1 管理政策角度分析第32-33页
        4.1.1 资助导向分析第32页
        4.1.2 资助结构分析第32-33页
        4.1.3 资助功能分析第33页
    4.2 管理主体角度分析第33-34页
        4.2.1 管理机构分析第33-34页
        4.2.2 管理队伍分析第34页
    4.3 管理客体角度分析第34-35页
        4.3.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多第35页
        4.3.2 受助学生覆盖面广第35页
        4.3.3 受助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第35页
    4.4 管理媒介角度分析第35-37页
        4.4.1 管理机制第35-37页
        4.4.2 管理方法第37页
    4.5 管理环境角度分析第37-40页
        4.5.1 政策环境第37页
        4.5.2 社会环境第37-38页
        4.5.3 学校环境第38页
        4.5.4 家庭环境第38-40页
第五章 高校学生经济受助中诚信管理改进的政策建议第40-48页
    5.1 国外经验与启示第40-42页
        5.1.1 国外管理政策经验第40页
        5.1.2 国外管理模式经验第40-41页
        5.1.3 国外经验的启示第41-42页
    5.2 管理政策改进的建议第42-43页
        5.2.1 扩大勤工助学规模第42页
        5.2.2 开辟多元化实践平台第42-43页
        5.2.3 强化互动发展模式第43页
        5.2.4 深化校企合作第43页
    5.3 管理主体改进的建议第43-44页
        5.3.1 管理机构第43页
        5.3.2 管理队伍第43-44页
    5.4 管理客体改进的建议第44页
    5.5 管理媒介改进的建议第44-46页
        5.5.1 统一认定标准第44-45页
        5.5.2 规范评议流程第45页
        5.5.3 完善监督机制第45页
        5.5.4 搭建动态管理及预警信息平台第45-46页
    5.6 管理环境改进的建议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一:问卷第52-56页
    商洛学院经济受助学生诚信管理调查问卷第52-56页
附录二:访谈提纲第56-58页
    学生访谈提纲第56页
    老师访谈提纲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研究
下一篇:富阳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