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体系的优化

目录第1-8页
缩略语表第8-9页
致谢第9-11页
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5页
 引言第13-14页
   ·粮食危机第14页
   ·植物转基因技术第14-17页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第14-16页
     ·基因枪法第16-17页
     ·其他转化方法第17页
   ·转基因作物的现状第17-22页
     ·草甘膦作用机理第17-19页
     ·抗草甘膦作物的获得途径第19-20页
     ·抗除草剂作物的现状第20-21页
     ·抗草甘膦作物的优势第21页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第21-22页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基因技术第22-25页
2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化效率的因素研究第25-51页
   ·材料和方法第25-34页
     ·试验材料第25-29页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第29-30页
     ·大豆再生体系的实验第30页
     ·草甘膦浓度梯度实验第30页
     ·大豆基因型筛选第30-31页
     ·发芽方式的比较第31页
     ·共培养条件优化第31-33页
     ·农杆菌侵染条件优化第33页
     ·BAP对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第33-34页
   ·结果和分析第34-44页
     ·大豆再生体系的建立第34页
     ·草甘膦对外植体芽诱导和伸长的影响第34-35页
     ·大豆基因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35-36页
     ·发芽方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36-37页
     ·共培养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37-42页
     ·农杆菌侵染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2-44页
     ·BAP对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第44页
   ·讨论第44-51页
     ·关于大豆再生体系的建立第44-45页
     ·关于大豆的基因型第45页
     ·关于种子发芽方式第45-46页
     ·关于共培养条件第46-48页
     ·关于农杆菌的侵染条件第48-49页
     ·关于BAP对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第49-51页
3、大豆转基因后代的鉴定第51-62页
   ·材料和方法第52-54页
     ·PCR鉴定第52页
     ·报告基因鉴定第52-53页
     ·除草剂抗性检测第53-54页
   ·结果和分析第54-60页
     ·PCR鉴定第54-55页
     ·报告基因鉴定第55页
     ·除草剂抗性检测第55-60页
   ·讨论第60-62页
4 总结和展望第62-64页
5 参考文献第64-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耐铝突变体筛选和细胞壁组分在铝毒害机制中的作用
下一篇:猫人参药材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