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2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价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18-21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2.1.1 城中村 | 第21页 |
2.1.2 城中村改造 | 第21-22页 |
2.1.3 服务型政府 | 第22页 |
2.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2-23页 |
2.2.2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理论 | 第23-25页 |
3 城中村改造中服务型政府的角色与功能 | 第25-31页 |
3.1 城中村改造中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必然性 | 第25-26页 |
3.2 服务型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职能定位 | 第26-28页 |
3.2.1 经济调节职能 | 第26页 |
3.2.2 市场监督职能 | 第26-27页 |
3.2.3 社会管理职能 | 第27页 |
3.2.4 社会服务职能 | 第27-28页 |
3.3 服务型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角色定位 | 第28-31页 |
3.3.1 合法权益保护者 | 第28页 |
3.3.2 公共服务提供者 | 第28-29页 |
3.3.3 利益矛盾协调者 | 第29页 |
3.3.4 改造程序监督者 | 第29-31页 |
4 温州市瓯海区城中村改造中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1-39页 |
4.1 温州市瓯海区城中村改造的背景与现状 | 第31-32页 |
4.2 温州市瓯海区城中村改造中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2-39页 |
4.2.1 职能的定位尚不准确,政府行为存在失范 | 第32-35页 |
4.2.2 村民办事困难有抵触,政府服务理念不强 | 第35页 |
4.2.3 改造工作滞后进展慢,公职人员素质不高 | 第35-36页 |
4.2.4 改造成果效率难衡量,绩效评估体制不全 | 第36页 |
4.2.5 征地补偿有失公正性,相关法律制度不全 | 第36-37页 |
4.2.6 注重短期内改造成效,缺失政策保障机制 | 第37-38页 |
4.2.7 利益群体矛盾冲突多,缺失利益协调机制 | 第38-39页 |
5 国内外政府推进城中村(旧城)改造经验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 第39-44页 |
5.1 国外政府旧城改造经验 | 第39-40页 |
5.1.1 美国经验 | 第39-40页 |
5.1.2 英国经验 | 第40页 |
5.2 国内政府城中村改造经验 | 第40-42页 |
5.2.1 杭州经验 | 第40-41页 |
5.2.2 宁波经验 | 第41页 |
5.2.3 衡水经验 | 第41-42页 |
5.3 国内外政府推进城中村(旧城)改造经验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 | 第42-44页 |
5.3.1 树立服务理念 | 第42页 |
5.3.2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 | 第42-43页 |
5.3.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 第43-44页 |
6 温州市瓯海区城中村改造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4-50页 |
6.1 科学规范政府行为,强化政府责任并依法行政 | 第44-45页 |
6.2 树立政府服务理念,化解改造中的冲突与矛盾 | 第45页 |
6.3 提升公职人员素质,提高改造中为民服务质量 | 第45-46页 |
6.4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科学有效地考量改造工作 | 第46-47页 |
6.5 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确保改造的过程有法可依 | 第47页 |
6.6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障改造中群众合法利益 | 第47-48页 |
6.7 创建利益协调机制,合理统筹改造中各方利益 | 第48-50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