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导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2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2-24页 |
2.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发展的背景分析 | 第24-36页 |
2.1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相关概念解析 | 第24-27页 |
2.1.1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 第24-25页 |
2.1.2 基本医疗保险 | 第25-26页 |
2.1.3 “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 第26-27页 |
2.2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27-31页 |
2.2.1 制度雏形阶段 | 第27-28页 |
2.2.2 全面试点阶段 | 第28-30页 |
2.2.3 推进完善阶段 | 第30-31页 |
2.3 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主要动因 | 第31-36页 |
2.3.1 现实保障的需要:大病保障需求仍然较高 | 第31-33页 |
2.3.2 体制创新的需要:保险机构的引进参与 | 第33-34页 |
2.3.3 有推广的条件:广泛试点的经验积累 | 第34-36页 |
3.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运行机制概述 | 第36-47页 |
3.1 筹资机制 | 第36-37页 |
3.1.1 筹资渠道 | 第36-37页 |
3.1.2 筹资标准 | 第37页 |
3.2 保障机制 | 第37-42页 |
3.2.1 保障对象 | 第37-39页 |
3.2.2 保障范围 | 第39页 |
3.2.3 保障水平 | 第39-42页 |
3.3 管理机制 | 第42-44页 |
3.3.1 统筹层次 | 第42页 |
3.3.2 盈亏分担 | 第42-44页 |
3.4 小结 | 第44-47页 |
4.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效果评析——以浙江、青海、安徽为例 | 第47-63页 |
4.1 大病保险浙江海宁模式 | 第48-51页 |
4.1.1 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 第48-49页 |
4.1.2 大病保险实施情况 | 第49-50页 |
4.1.3 大病保险保障效果评析 | 第50-51页 |
4.2 大病保险青海模式 | 第51-56页 |
4.2.1 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 第52-53页 |
4.2.2 大病保险实施情况 | 第53-54页 |
4.2.3 大病保险保障效果评析 | 第54-56页 |
4.3 大病保险安徽模式 | 第56-59页 |
4.3.1 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 第56-57页 |
4.3.2 大病保险实施情况 | 第57-58页 |
4.3.3 大病保险保障效果评析 | 第58-59页 |
4.4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 第59-63页 |
4.4.1 制度设计本身具有缺陷 | 第60-61页 |
4.4.2 与保险公司长期合作存在障碍 | 第61页 |
4.4.3 缺乏协同推进机制 | 第61-63页 |
5. 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3-68页 |
5.1 优化制度运行机制 | 第63-65页 |
5.1.1 完善制度筹资体系 | 第63-64页 |
5.1.2 合理确定保障范围 | 第64页 |
5.1.3 科学厘定保障水平 | 第64-65页 |
5.1.4 联动提高统筹层次 | 第65页 |
5.2 探索与保险公司的长效合作机制 | 第65-68页 |
5.2.1 严格限制准入门槛 | 第65-66页 |
5.2.2 适当延长服务年限 | 第66页 |
5.2.3 将“保本微利”落到实处 | 第66-67页 |
5.2.4 建立动态的奖惩机制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