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金融状况指数 | 第16-21页 |
2.1.1 总需求方程缩减式 | 第17-18页 |
2.1.2 VAR或VEC模型 | 第18页 |
2.1.3 大型宏观经济模型 | 第18-19页 |
2.1.4 因子模型 | 第19-21页 |
2.2 混频数据模型在金融状况指数构建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3. 模型选择及设置 | 第24-32页 |
3.1 模型的对比及选择 | 第24-26页 |
3.2 混频状态空间模型 | 第26-30页 |
3.2.1 日频动态因子模型 | 第26-27页 |
3.2.2 缺失值、流量及时间加总 | 第27页 |
3.2.3 状态空间表达、信号提取、估计 | 第27-30页 |
3.3 广义动态因子模型 | 第30-32页 |
4. 变量的选择、数据处理 | 第32-43页 |
4.1 国内外金融状况指数变量的选择 | 第32-33页 |
4.2 变量的选择 | 第33-37页 |
4.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7-39页 |
4.4 数据的处理 | 第39页 |
4.5 损失函数 | 第39-41页 |
4.6 模型的形式 | 第41-43页 |
5. 模型的实证 | 第43-57页 |
5.1 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43-45页 |
5.2 混频模型 | 第45-52页 |
5.2.1 初始值的确定 | 第45页 |
5.2.2 金融状况指数 | 第45-48页 |
5.2.3 金融状况指数和宏观变量的关系 | 第48-49页 |
5.2.4 Granger因果检验及提前阶数的确定 | 第49-51页 |
5.2.5 样本外预测及稳健性检验 | 第51-52页 |
5.3 广义因子模型 | 第52-57页 |
5.3.1 FAVAR模型 | 第52-54页 |
5.3.2 广义动态因子模型 | 第54-55页 |
5.3.3 混频模型和广义因子模型的比较 | 第55-57页 |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7-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5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9页 |
6.3 本文不足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