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融资租赁行业“营改增”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 第13-22页 |
第一节 融资租赁概述 | 第13-15页 |
一、融资租赁定义 | 第13页 |
二、融资租赁的常见分类方式 | 第13-15页 |
三、融资租赁优势 | 第15页 |
第二节 融资租赁行业“营改增”税收法律制度发展过程分析 | 第15-22页 |
一、融资租赁行业“营改增”前的税收法律规定 | 第15-16页 |
二、融资租赁行业“营改增”试行初期税收法律制度发展进程 | 第16-19页 |
三、“营改增”全面实施后,融资租赁行业税收法律制度转变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融资租赁行业“营改增”后的税收环境分析 | 第22-29页 |
第一节 融资租赁行业“营改增”前后税收制度变化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融资租赁行业应纳税额变化分析 | 第23-26页 |
一、融资租赁行业应纳税额变化 | 第23页 |
二、出租人应纳税额变化 | 第23-25页 |
三、承租人应纳税额变化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融资租赁行业税收制度案例分析 | 第26-29页 |
第四章 融资租赁行业“营改增”进程中现存问题分析 | 第29-37页 |
第一节 关于发票管理的法律规定问题分析 | 第29-31页 |
一、针对全额费用或利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 | 第29页 |
二、供应商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对象问题 | 第29-30页 |
三、发票流向难以实现统一 | 第30-31页 |
四、增值税发票的开具期限问题 | 第31页 |
第二节 即征即退税收法律规定现存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一、即征即退法律规定适用问题 | 第31-32页 |
二、承租人法律地位不明确,即征即退未覆盖承租人 | 第32-33页 |
三、超税比率法律规定有效性问题 | 第33页 |
第三节 融资租赁行业在“营改增”过程中税率问题分析 | 第33-34页 |
一、税率改革法律规定不统一 | 第33页 |
二、小额纳税人税率立法问题 | 第33-34页 |
第四节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一、当前税收法律法规未达到系统化 | 第34-35页 |
二、售后回租、直接租赁规定差异产生的问题 | 第35页 |
第五节 监管模式产生的问题 | 第35-37页 |
第五章 融资租赁“营改增”税收法律问题的优化思路 | 第37-45页 |
第一节 我国融资租赁“增值税”立法思路和法理分析 | 第37页 |
一、“营改增”税率回归最初立法思路 | 第37页 |
二、“营改增”法理分析 | 第37页 |
第二节 建立统一健全的税收法律体系 | 第37-39页 |
一、建立统一的税收法规 | 第37-38页 |
二、建立健全的税收法律体系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建立公平的税收法规平台 | 第39-40页 |
一、根据税收公平原则完善现有税收法规设计 | 第39页 |
二、用税收的制度营造公平的市场局面 | 第39页 |
三、降低企业准入门槛 | 第39-40页 |
第四节 税收优惠法律规定的完善思路 | 第40-43页 |
一、现有即征即退的税收减免法律规定之完善 | 第40-41页 |
二、完善“营改增”的中央与地方分摊机制 | 第41-42页 |
三、进一步扩大和补充“营改增”税收优惠法律法规 | 第42页 |
四、税收优惠法律规定的落实 | 第42-43页 |
第五节 增值税发票管理的完善思路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