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驾驶室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驾驶室翻滚防护装置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第2章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5-23页 |
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 第15-17页 |
2.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15-16页 |
2.1.2 有限元法的特点 | 第16-17页 |
2.2 非线性问题的类型 | 第17-18页 |
2.2.1 线性分析的含义 | 第17页 |
2.2.2 非线性问题的类型 | 第17-18页 |
2.2.3 非线性分析的必要性 | 第18页 |
2.3 非线性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18-19页 |
2.3.1 建立模型和划分网格 | 第18页 |
2.3.2 加载求解 | 第18-19页 |
2.3.3 后处理 | 第19页 |
2.4 ROPS结构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2.4.1 结构的简化和单元选取 | 第20-21页 |
2.4.2 载荷及边界条件处理 | 第21-22页 |
2.4.3 利用壳单元对ROPS结构建模 | 第22页 |
2.4.4 根据实体单元理论的ROPS结构建模 | 第22页 |
2.4.5 ROPS结构仿真基础理论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拖拉机驾驶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33页 |
3.1 拖拉机驾驶室几何模型 | 第23-24页 |
3.2 拖拉机驾驶室实体模型的结构简化 | 第24-25页 |
3.3 有限元建模规范 | 第25-26页 |
3.4 焊接模拟 | 第26-28页 |
3.5 单元类型选取及网格划分 | 第28-29页 |
3.6 材料力学特性 | 第29-31页 |
3.7 模型质量检查 | 第31-3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拖拉机驾驶室强度分析 | 第33-45页 |
4.1 拖拉机驾驶室安全容身区 | 第33-34页 |
4.2 防护装置静态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 | 第34-37页 |
4.3 防护装置静态试验强度分析 | 第37-44页 |
4.3.1 后纵向静压分析 | 第37-39页 |
4.3.2 后部垂直压垮分析 | 第39-40页 |
4.3.3 侧向静压分析 | 第40-42页 |
4.3.4 前部垂向压垮分析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拖拉机驾驶室强度试验 | 第45-51页 |
5.1 拖拉机驾驶室生产工艺 | 第45页 |
5.2 拖拉机驾驶室强度试验 | 第45-46页 |
5.3 拖拉机驾驶室试验报告 | 第46-48页 |
5.4 仿真模拟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6章 拖拉机驾驶室结构优化设计 | 第51-55页 |
6.1 拖拉机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案 | 第51-52页 |
6.2 拖拉机驾驶室优化仿真分析 | 第52-5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7.1 结论 | 第55-56页 |
7.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