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构建3,3-二取代氧化吲哚骨架的三类催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9页
    1.1 计算有机化学第15-16页
    1.2 不对称催化与手性药物第16-17页
    1.3 3,3-二取代氧化吲哚骨架第17-21页
    1.4 有机合成中的计算催化第21-27页
    1.5 非共价有机催化第27-33页
    1.6 氢键介导的不对称有机催化第33-35页
    1.7 论文立题第35-39页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第39-52页
    2.1 过渡态理论第39-40页
    2.2 计算催化中的基础理论第40-41页
    2.3 非共价相互作用及理论描述第41-46页
    2.4 色散作用及理论描述第46-52页
第三章 铑(Ⅱ)催化的重氮氧化吲哚环丙烷化反应机理和立体选择性的理论研究第52-89页
    3.1 研究背景第52-62页
    3.2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课题设计第62-63页
    3.3 计算方法第63-64页
    3.4 非催化模型第64-65页
    3.5 Rh_2(OAc)_4催化体系第65-78页
    3.6 手性Rh_2(S-PTTL)_4催化反应第78-87页
    3.7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四章 奎宁衍生物催化的aza-Henry反应机理和立体选择性的理论研究第89-131页
    4.1 研究背景第89-100页
    4.2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课题设计第100-101页
    4.3 研究方案与计算方法第101-102页
    4.4 奎宁衍生物的构象第102-103页
    4.5 模型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第103-121页
    4.6 计算方法可靠性验证第121-123页
    4.7 实际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对映选择性的本质第123-129页
    4.8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五章 汞(Ⅱ)催化的靛红及其亚胺Sakurai-Hosomi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第131-153页
    5.1 研究背景第131-137页
    5.2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课题设计第137-139页
    5.3 计算方法第139页
    5.4 靛红烯丙基化反应的理论研究第139-148页
    5.5 靛红亚胺衍生物烯丙基化反应的理论研究第148-151页
    5.6 本章小结第151-153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53-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8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第180-182页
致谢第182-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基纳米杂化复合物的制备及储电性能研究
下一篇:分布数据一致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