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 第17-23页 |
·逆反心理的内涵 | 第17-19页 |
·逆反心理的定义 | 第17页 |
·逆反心理的普遍特征 | 第17-19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 | 第19-23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界定 | 第19-20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特征 | 第20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类型 | 第20-23页 |
3 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影响 | 第23-29页 |
·认知上的逆反心理表现 | 第23-24页 |
·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认同 | 第23-24页 |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不认同 | 第24页 |
·情绪上的逆反心理表现 | 第24-25页 |
·不信任情绪 | 第24页 |
·反感情绪 | 第24-25页 |
·对抗情绪 | 第25页 |
·行为上的逆反心理表现 | 第25-26页 |
·显性逆反行为 | 第25-26页 |
·隐性逆反行为 | 第26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危害 | 第26-28页 |
·对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 第26-27页 |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破坏 | 第27页 |
·对教育工作者的负面影响 | 第27-28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积极影响 | 第28-29页 |
4 诱发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9-39页 |
·受教育者方面的原因 | 第29-31页 |
·受教育者自身利益不满足 | 第29-30页 |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不平衡 | 第30页 |
·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不稳 | 第30-31页 |
·受教育者认知发展不稳定 | 第31页 |
·受教育者气质、性格影响 | 第31页 |
·教育者方面的原因 | 第31-33页 |
·教育者知识水平的欠缺 | 第31-32页 |
·教育者适度原则把握不当 | 第32页 |
·教育者缺乏对受教育者的了解 | 第32-33页 |
·教育者工作方式上的缺陷 | 第33页 |
·教育者职业操守的缺陷 | 第33页 |
·教育环境上的原因 | 第33-37页 |
·主流意识形态被干扰 | 第33-34页 |
·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34-35页 |
·不良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 | 第35页 |
·大众传媒带来的负面效应 | 第35-36页 |
·家庭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36页 |
·社交环境上的负面影响 | 第36-37页 |
·单位环境上的负面影响 | 第37页 |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上的原因 | 第37-39页 |
·教育目的不明确 | 第37页 |
·教育内容上的缺陷 | 第37-38页 |
·教育方法与手段上的欠缺 | 第38页 |
·教育活动上的不足 | 第38-39页 |
5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调适的对策 | 第39-48页 |
·引导受教育者素质提高 | 第39-41页 |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 第39-40页 |
·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第40页 |
·培养大学生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 | 第40-41页 |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 第41页 |
·重视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 第41-43页 |
·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水平 | 第41页 |
·加强辅导员素质建设 | 第41-42页 |
·加强教育工作者理论学习 | 第42页 |
·完善辅导员选拔机制 | 第42页 |
·完善教育工作者考核机制 | 第42-43页 |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 第43-45页 |
·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环境 | 第43页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大学精神 | 第43-44页 |
·完善网络监督体制,净化网络环境 | 第44页 |
·营造温馨家庭氛围,优化家庭环境 | 第44-45页 |
·重视学生社交圈子,建和谐朋友圈 | 第45页 |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第45-48页 |
·坚持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第46页 |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第46-47页 |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47页 |
·重视高校心理咨询平台 | 第47-48页 |
6 结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