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纪汗煤矿11203综采面矿压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1 绪论 | 第6-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6-8页 |
·选题背景 | 第6-8页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 | 第8-12页 |
·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计算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工作阻力与来压步距理论分析 | 第15-26页 |
·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 | 第16页 |
·煤层条件 | 第16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6页 |
·工作面概况 | 第16-20页 |
·工作面布置 | 第16-17页 |
·工作面设备布置 | 第17-19页 |
·顺槽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 | 第19-20页 |
·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理论计算分析 | 第20-25页 |
·老顶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阻力的确定 | 第20-22页 |
·老顶周期来压期间工作阻力的确定 | 第22-24页 |
·基于经验公式的支架工作阻力计算 | 第24-25页 |
·老顶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步距理论计算 | 第25-26页 |
·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理论计算 | 第25页 |
·老顶周期来压步距理论计算 | 第25-26页 |
3 采动覆岩裂隙发育数值模拟 | 第26-36页 |
·数值模拟软件RFPA~(2D)介绍 | 第26页 |
·数值计算原理及基本原则 | 第26-29页 |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数值模拟基本原则 | 第27页 |
·小纪汗2#煤层开采数值模拟模型及方案 | 第27-29页 |
·RFPA~(2D)数值模拟结果 | 第29-35页 |
·RFPA~(2D)数值模拟主要结论 | 第35-36页 |
4 工作面矿压监测 | 第36-80页 |
·工作面矿压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 第36页 |
·矿压监测测站布置 | 第36-38页 |
·设备安装与数据采集 | 第38-46页 |
·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质量监测 | 第38-41页 |
·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阻力监测 | 第41-42页 |
·工作面两巷顶板离层监测 | 第42-43页 |
·工作面两巷围岩深部位移监测 | 第43-44页 |
·工作面矿压监测仪表安装情况说明 | 第44-46页 |
·工作面矿压实测结果及矿压规律分析 | 第46-66页 |
·工作面推进方向支架工作阻力分布特征 | 第46-53页 |
·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分布 | 第53-58页 |
·工作面液压支架末阻力分布 | 第58-63页 |
·沿工作面倾斜方向来压显现特征分析 | 第63页 |
·工作面支架运行特征分析 | 第63-66页 |
·两巷矿压实测结果及矿压规律分析 | 第66-80页 |
·超前支护段单体支柱支护质量监测 | 第66-75页 |
·工作面两巷顶板离层监测 | 第75-77页 |
·工作面两巷深部围岩位移监测 | 第77-79页 |
·工作面两巷围岩表面变形监测 | 第79-80页 |
5 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