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疼痛与镜像痛概述 | 第12-13页 |
·镜像痛的体液假说 | 第12页 |
·镜像痛的神经假说 | 第12-13页 |
·镜像痛的胶质细胞假说 | 第13页 |
·与疼痛调控紧密相关的alpha2肾上腺素受体 | 第13-17页 |
·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 AR)的分型、结构及分布 | 第14-15页 |
·Alpha_2-AR与镇痛 | 第15-16页 |
·Alpha_2-AR参与诱导镜像痛 | 第16-17页 |
·Alpha_2-AR参与镜像痛调制的可能机制 | 第17-19页 |
·Alpha_2-AR通过调控缝隙连接参与介导镜像痛的可能性 | 第17-19页 |
·Alpha_2-AR对钙离子波的调控 | 第19页 |
·动物疼痛模型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药品制备和注射方式 | 第21-22页 |
·行为学测试 | 第22页 |
·自发痛行为的检测 | 第22页 |
·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的检测 | 第22页 |
·实时定量PCR检测 (qPCR) | 第22-25页 |
·蛋白质提取与免疫印迹检测(western blot) | 第25-26页 |
·蛋白质抽提与定量 | 第25页 |
·蛋白免疫印记的具体步骤 | 第25-26页 |
·组织冷冻切片的制备及免疫荧光检测 | 第26-27页 |
·组织冷冻切片制备 | 第26-27页 |
·免疫荧光检测 | 第27页 |
·活细胞成像分析alpha_(2A)-AR调控缝隙连接 | 第27-29页 |
·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及传代培养 | 第27-28页 |
·星形胶质细胞的GFAP染色鉴定 | 第28页 |
·活细胞成像分析实验 | 第28页 |
·实验分组 | 第28-29页 |
·结果处理 | 第29页 |
·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0-64页 |
·BmK I诱导下的行为学结果 | 第30-33页 |
·可乐定对BmK I诱导的大鼠痛相关行为的影响 | 第30页 |
·可乐定与甘珀酸共给药对BmK I诱导的大鼠痛相关行为的影响 | 第30-33页 |
·背根神经节alpha2A-AR受体参与痛觉敏化 | 第33-49页 |
·qPCR法分析鞘内注射可乐定对BmK I致痛模型中大鼠L4-L5段背根神经节alpha2A-AR与Cx43 mRNA的时程表达化 | 第33-35页 |
·western blot分析鞘内注射可乐定对BmK I致痛模型中大鼠L4-L5段背根神经节中alpha2A-AR与GFAP以及Iba1蛋白时程表化 | 第35-38页 |
·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背根神经节中alpha_(2A)-AR参与双侧痛觉敏化 | 第38-49页 |
·脊髓alpha_(2A)-AR受体参与痛觉敏化 | 第49-60页 |
·qPCR法分析鞘内注射可乐定对BmK I致痛模型中大鼠L4-L5段脊髓alpha_(2A)-AR与Cx 43 mRNA的时程表达变化 | 第49-51页 |
·western blot法分析鞘内注射可乐定对BmK I致痛模型中大鼠L4-L5脊髓中alpha_(2A)-AR,Cx 43, GFAP以及Iba1蛋白时程表达化 | 第51-53页 |
·BmK I疼痛时程下脊髓alpha_(2A)-AR与Cx 43, 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以及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的细胞定位 | 第53-60页 |
·活细胞成像分析alpha_(2A)-AR调控缝隙连接 | 第60-61页 |
·星形胶质细胞的GFAP染色鉴定结果 | 第60页 |
·不同药物对缝隙连接半通道开闭的影响 | 第60-61页 |
·分析和讨论 | 第61-6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附录I:溶液配制 | 第74-78页 |
附录II:主要仪器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0-82页 |
缩略词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