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3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牛支原体、牛支原体病及牛支原体疫苗研究进展 | 第14-28页 |
| 1. 牛支原体概述 | 第14-25页 |
| ·牛支原体病原学 | 第14-16页 |
| ·牛支原体流行病学 | 第16-18页 |
| ·牛支原体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8页 |
| ·牛支原体致病机理 | 第18-19页 |
| ·牛支原体的检测技术 | 第19-22页 |
| ·牛支原体病的治疗及防制技术 | 第22-23页 |
| ·牛支原体基因组及毒力因子研究 | 第23-24页 |
| ·牛支原体诱导的免疫反应 | 第24-25页 |
| 2. 牛支原体疫苗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 ·传统牛支原体疫苗研究进程 | 第25-26页 |
| ·新型牛支原体疫苗研究进程 | 第26页 |
| ·牛支原体疫苗研究展望 | 第26-27页 |
| 3. 结语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28-70页 |
| 试验一 TTC应用于牛支原体菌落计数研究及牛支原体扩大培养效果测定 | 第28-3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 ·菌种、培养基及其它材料 | 第29页 |
| ·主要设备 | 第29-30页 |
| 2 方法 | 第30-31页 |
| ·牛支原体培养 | 第30页 |
| ·TTC显色效果观察 | 第30页 |
| ·不同浓度TTC对牛支原体生长及菌落数的影响 | 第30页 |
| ·不同培养时间TTC对牛支原体生长及菌落数的影响 | 第30页 |
| ·CCU法测定 | 第30-31页 |
| ·CFU法测定 | 第31页 |
| ·培养物OD值及PH值测定 | 第3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 ·TTC显色效果 | 第31-32页 |
| ·不同浓度TTC对牛支原体生长及菌落数的影响 | 第32页 |
| ·不同培养时间TTC对牛支原体生长及菌落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 ·CCU测定结果 | 第33页 |
| ·CFU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 ·牛支原体培养物OD值及PH值变化 | 第34页 |
| 4 讨论 | 第34-36页 |
| 试验一小结 | 第36-37页 |
| 试验二 牛支原体生长曲线测定及不同培养基生长效果比较 | 第37-45页 |
| 1 材料 | 第38页 |
| ·菌株 | 第38页 |
| ·培养基及相关试剂 | 第38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 2 方法 | 第38-39页 |
| ·菌液的培养 | 第38-39页 |
| ·CCU法绘制生长曲线 | 第39页 |
| ·不同培养基牛支原体生长特性比较 | 第39页 |
| 3 结果 | 第39-42页 |
| ·牛支原体在自制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 第39-41页 |
| ·不同培养基牛支原体生长特性比较结果 | 第41-42页 |
| 4 讨论 | 第42-44页 |
| 试验二小结 | 第44-45页 |
| 试验三 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研制 | 第45-54页 |
| 1 材料 | 第46-47页 |
| ·菌株、培养基及相关试剂材料 | 第46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6-47页 |
| 2 方法 | 第47-48页 |
| ·菌液扩大培养 | 第47页 |
| ·不同浓缩方法比较 | 第47-48页 |
| ·牛支原体抗原菌悬液灭活 | 第48页 |
| ·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检测 | 第48页 |
| 3 结果 | 第48-50页 |
| ·不同浓缩方法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第48-49页 |
| ·膜分离设备消毒试验结果 | 第49页 |
| ·超滤浓缩法浓缩前后浓度比较 | 第49页 |
| ·超滤浓缩法CFU与CCU测定结果 | 第49页 |
| ·菌悬液灭活检验 | 第49页 |
| ·疫苗无菌检验 | 第49-50页 |
| ·动物安全性试验结果 | 第50页 |
| ·物理性状检测结果 | 第50页 |
| ·稳定性及保存期试验结果 | 第50页 |
| 4 讨论 | 第50-53页 |
| 试验三小结 | 第53-54页 |
| 试验四 牛支原体灭活疫苗免疫小鼠最小免疫剂量及抗体消长规律初步研究 | 第54-60页 |
| 1 材料 | 第54-55页 |
| ·试验菌株及试验动物 | 第54页 |
|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第54-55页 |
| ·ELISA检测相关试剂 | 第55页 |
| 2 方法 | 第55-56页 |
| ·抗原制备 | 第55页 |
| ·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制备 | 第55页 |
| ·最小免疫剂量试验 | 第55页 |
| ·免疫持续期试验 | 第55页 |
| ·ELISA检测血清抗体滴度 | 第55-56页 |
| 3 结果 | 第56-58页 |
| ·疫苗最小免疫剂量 | 第56-57页 |
| ·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测定 | 第57-58页 |
| 4 讨论 | 第58-59页 |
| 试验四小结 | 第59-60页 |
| 试验五 牛支原体灭活疫苗免疫犊牛免疫保护性评价 | 第60-7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3页 |
| ·试验菌株及实验动物 | 第6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1页 |
| ·菌液扩大培养及浓缩 | 第61页 |
| ·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检测 | 第61页 |
| ·疫苗免疫程序及抗体检测 | 第61页 |
| ·攻毒保护试验与评价指标 | 第61-6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7页 |
| ·牛支原体灭活疫苗免疫犊牛的抗体检测 | 第63页 |
| ·免疫及未免疫犊牛攻毒后的临床症状及体温变化 | 第63-64页 |
| ·攻毒犊牛肺脏病理解剖学变化 | 第64页 |
| ·攻毒犊牛肺脏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64-66页 |
| ·攻毒犊牛血清牛支原体抗体水平变化 | 第66-67页 |
| ·攻毒犊牛肺组织牛支原体分离结果 | 第67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7-69页 |
| 试验五小结 | 第69-70页 |
|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
| 附件 | 第79页 |